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胡俊)6月13日,砥礪奮進六十年·全國主流媒體寧夏行中衛采訪團來到海原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孵化創業基地,探訪當地土生土長的非遺文化技藝,是怎樣一躍成為帶動全縣脫貧攻堅的活力產業。
“以前只見過蘇繡,在寧夏山區能見到這么多品種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非常震撼。”昆明日報記者周婷說,這些刺繡剪紙做得特別精致,能夠把顏色的過渡和明暗關系處理得非常得當,就像一幅幅攝影作品,海原非遺文化技藝值得大力推廣和宣傳。
海原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孵化創業基地于2015年9月正式營運。占地63畝,建筑總面積13048平方米,分綜合性展廳、培訓加工、裝裱倉儲區和電商四個功能區,可同時容納30家電商企業和10家刺繡剪紙企業。入駐企業享受三年免租金、水電費的優惠政策。目前,進駐基地電商企業和刺繡剪紙企業19家,穩定從業人員300多人。
2015年以來,海原縣將刺繡剪紙做為全縣“離土”脫貧的產業之一重點打造,以刺繡剪紙產業為重點,以海原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孵化創業基地為依托,以96個脫貧村的建檔立卡婦女為對象,以脫貧助困為目標,形成了“人才+基地+產業+脫貧”的人才促脫貧模式,引進上海牡丹緣非遺文化有限公司,組建成立了寧夏牡丹緣非遺文化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海原剪紙”等文化產業品牌,大力培育合作社,打造刺繡剪紙專業村,分層次多渠道培訓農村婦女,走“公司+合作社+專業村+專業戶”的企業化發展路子,將刺繡剪紙生產、包裝、銷售等各個環節做到有序分工,形成了“前店后廠”模式,輻射帶動了合作社和專業村的發展,幫助農村婦女就業增收。
截至目前,該基地吸納刺繡剪紙合作社8家,帶動刺繡剪紙專業村12個,培訓技能人員4200人次(中高級技能人員600人次,初級工2300人次),其中建檔立卡戶2600人次,年產值1500多萬元,使620戶建檔立卡戶脫貧致富。計劃到2018年,打造刺繡剪紙合作社12家,專業村36個,使1800個貧困戶通過刺繡剪紙產業脫貧致富。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網站律師 | 聯系方式
寧夏新聞網(www.frafty.com)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建立鏡像 寧夏日報報業集團 寧夏互聯網新聞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寧夏銀川市興慶區中山南街47號寧夏日報新聞大廈 郵編:750001 新聞熱線:0951-5029811 傳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談:0951-6031787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6412017001 國家廣電總局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908244號 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新出網證(寧)002號 公安網監備案編號:寧網安備640100002 工信部ICP備案編號:寧ICP備050066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寧B2-20060004 法律顧問:言成律師事務所 鹿璐 電話:13369511100,15109519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