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學員不但將電動車、自行車推進草坪,還在綠化帶的樹之間搭起吊床休息。你們愜意舒服了,草坪樹木很受傷。
自行車和摩托車隨意停放在草坪中;灌溉設備架在幾棵樹中間變成“搖搖床”;飲料瓶、一次性方便碗散落在草叢間……6月10日,在銀川市西夏區同心北街興盛駕校至寧夏藝術學院路段兩側綠化帶中,這樣的場景比比皆是。這些練車的學員在等待上車前無處可待,便在這綠樹涼影中消磨時光,殊不知,躲太陽的人舒坦了,他們身下的小草卻遭殃了。
現場目擊:綠化帶成了練車專用休息場
當日中午,記者在西夏區同心北街寧夏藝術學院至興盛駕校路段看到,在這里行駛的幾乎均是車身上標有“教練車”字樣的皮卡車。在寧夏藝術學院對面的一個公交站臺附近,七八名男女在綠化帶中,他們或坐在樹下一起打撲克,或躺在草坪上休息,自行車、電動車和摩托車隨意停放或倒在草地上。在靠近路邊的草地上,有人帶來小板凳坐在草坪中大樹下乘涼,他們腳下的草地已變得光禿禿。用來給綠化帶澆水的滴灌設施也被踩碎,散落在地面上。在公交站牌不遠處,不時有“教練車”停在路邊,在綠化帶中乘涼的男女們不時輪番上車。
沿同心北街向北,一路上均能看到有人在路兩側的綠化帶中休息,還有人將私家車停在綠化帶中。在同心北街與大連路交會處西側的綠化帶上,十多名男女聚在幾棵大樹下乘涼,有人甚至騎著電動車和自行車進入綠化帶,還有人將綠化澆灌的水管綁在幾棵樹中間做成“搖搖床”,躺在上面睡覺。還有人則自帶工具在樹間搭建吊床,睡得好愜意。他們的腳下,草坪被踩得斑駁陸離。樹旁的草叢中,扔有一次塑料口杯、火腿腸皮和飲料瓶。
再往北走,離興盛駕校不遠處西側的綠化帶中,也聚集著兩堆人在大樹下乘涼,自行車、電動車和摩托車也都停在綠化帶中,他們腳下的土地上早就不見植被的影蹤,大風一吹便塵土飛揚。在興盛駕校對面的農田中,有人開辟出來一處停車場,里面停放的大都是各駕校的教練車。另外,還有人在停車場內支起遮陽棚做起了買賣。
學員態度:天太熱了,我們沒地方躲太陽
“這太陽太毒了,我們沒地方去,只好躲到這里的大樹下乘涼了。”一名正在綠化帶內休息的女子告訴記者,在草坪中休息的都是各駕校的學員。上班期間,同心北街是駕照科目三考試路段,不便于模擬考試。一到周末,各駕校便安排學員到這里進行科目三模擬考試,以便熟悉考試場地。
有幾名女學員向記者抱怨道:“這里草已經沒了,就讓我們在這里乘涼唄!”她們還說,自己來這里時,綠化帶就已經是光禿禿的了,綠化植被不是自己踩死的。
與此同時,記者看見了幾名騎著自行車和電動車的學員。“人到樹下躲避太陽,怎么自行車和電動車也進了綠化帶呢?”記者上前問在綠化帶中聊天的男女。“對不起,我們錯了!”面對記者疑問,他們當即承認錯誤,并將自行車和電動車騎出了綠化帶。然而,記者走出不遠,他們中有人又將自行車騎進了綠化帶。
“我就停綠化帶上了,你能咋的?”“趕緊給我把照片刪了,信不信我砸了你的相機!”當發現記者在綠化帶上拍照時,有人罵罵咧咧故意挑釁記者,也有人發出人身威脅記者,要求記者刪除他們不文明行為的照片。
部門回應:最近練車的人太多,沒法管理
對此,寧夏林欣綠化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馬經理告訴記者,2017年8月,他們公司接手了同心北街道路兩側2.1公里的綠化養護項目。然而,自接手之日起,這里就已經是駕照科目三的考試路段,這里也是興盛駕校、寧通駕校、長江駕校、長慶駕校、北方駕校、昊通駕校等駕校學員的練車路段。考試和周末時間,來這里練車的人多達200人。因為該路段沒有特定的休息地方,路兩側的綠化帶便成了他們的休息場所。因為這些駕校對學員隨意進入綠地不進行約束,久而久之,綠化帶上的植和噴灌設施遭到大面積破壞,有的地方植被破壞率超過一半。
“我們每天都勸說他們不要踩踏綠化帶,但駕校學員每天都換人,勸說無濟于事。”馬經理告訴記者,針對綠化帶和噴灌設施遭破壞情況,去年10月,該公司對綠地兩側安裝了防護網,但不到半年時間,大部分防護網被駕校學員損毀。今年3月,該公司為了減少學員進入和踩踏綠地,又將被破掉防護網的地段栽種了紅柳和紫穗槐色帶,但還是無法阻止駕校學員破壞綠化帶。對此,他們曾向銀川市有關部門反映過,但問題至今未解決。
【記者手記】
學員應提高環保意識
“愛護小草,人人有責。”這種淺顯的道理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明白,怎么駕校學員就肆意妄為呢?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駕校學員踩踏綠化帶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太陽的炙烤讓學員們找不到遮陽的地方。有人提議,是否可以在該路段上安置遮陽棚。然而,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公路上為練車學員搭建遮陽棚影響交通,可行性不大。因此,建議學車學員們,不妨在練車時做好防曬措施,不要在綠化帶中休息,可以準備小凳子坐在路邊休息。
公共設施是每個人共享的資源,共同維護也是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同時,駕校也要加強對教練員和學員的管理,文明練車、愛護綠地。園林和交警部門要進行不定期的檢查,一旦發現駕校練車時有損壞綠化帶行為的,要及時進行制止和管理。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網站律師 | 聯系方式
寧夏新聞網(www.frafty.com)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建立鏡像 寧夏日報報業集團 寧夏互聯網新聞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寧夏銀川市興慶區中山南街47號寧夏日報新聞大廈 郵編:750001 新聞熱線:0951-5029811 傳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談:0951-6031787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6412017001 國家廣電總局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908244號 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新出網證(寧)002號 公安網監備案編號:寧網安備640100002 工信部ICP備案編號:寧ICP備050066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寧B2-20060004 法律顧問:言成律師事務所 鹿璐 電話:13369511100,15109519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