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胡俊)6月8日,記者從寧夏公安廳獲悉,在公安部統一指揮下多地警方密切配合,歷經四個月偵查,于3月27日成功破獲了“11.25”特大非法生產買賣制毒物品犯罪案件,共抓獲犯罪嫌疑人23人,繳獲制毒物品羥亞胺(K粉原料)180公斤、制毒原料鄰酮825.5公斤、溴素29壇、四氫呋喃2070.50公斤、氨水4554.70公斤,查扣涉案車輛4輛、制毒設備1套,收繳涉案資金30余萬元,成功摧毀了一個涉及寧夏、江蘇、湖北、河北、安徽、河南等6省區實施犯罪的特大制販毒網絡。這也是寧夏警方首次在境內成功搗毀羥亞胺制毒工廠。
苦戰三天 發現制毒工廠
2017年11月25日,寧夏吳忠市公安局接到自治區公安廳禁毒總隊通報稱:一伙江蘇鹽城籍人員在寧夏吳忠市境內非法生產制毒物品羥亞胺,目前正在安裝調試制毒設備。
接報后,吳忠市公安局立即召開案情分析會,成立了專案組,從禁毒、技偵、網安、情報等部門及利通區、青銅峽市兩個縣局抽調骨干力量,迅速開展摸排工作。
經偵查,專案組發現了由江蘇發往寧夏銀川市銀古物流中心君正物流公司的可疑貨物,偵查員喬裝成物流投遞人員對當日到達郵件逐一進行排查,經排查發現所發貨物正是制造制毒物品羥亞胺的主要設備反應釜,但物流單上僅標注接貨人手機號碼和收貨地址為青銅峽市的模糊信息,給線索查證帶來了極大困難,專案組立即決定兵分多路偵查。
公開排查小組則對青銅峽境內所有廠礦企業進行公開摸排,最大限度發現線索。然而,無論秘密搜索還是公開排查工作均告失敗,不僅制毒工廠毫無蹤影不說,而且對物流件的監控也遲遲沒有結果。專案組立即調整思路,根據制毒案件特點,縮小搜索范圍。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大量走訪及排查供電單位用電數據終于發現,位于青銅峽牛首山地區一個名叫玉興畜牧養殖有限公司有較大嫌疑。
監控點民警不久就發現有可疑人員進出該廠區,通過身份比對、視頻追蹤等手段,發現先前被接取的那批反應釜被輾轉交由三名可疑男子駕駛一輛皮卡車在夜色掩護下運進了玉興公司,人車均未離去。這種種跡象讓專案組斷定,這里就是制毒團伙的窩點。制毒窩點鎖定。
至此,經歷了三天三夜的鏖戰,制毒工廠終于浮出水面。
循線追擊 鎖定上線人員
接著,偵查人員圍繞該制毒工廠展開工作,很快發現陸續有操外地口音的人員頻繁進出該廠區,通過偵查,確認這是一個以江蘇籍人程某勇為首的制毒團伙。專案組再接再厲,進一步查清了這伙人的暫住地址、所駕駛的車輛及活動范圍,初步鎖定了多名江蘇籍、寧夏籍涉案嫌疑人員。
為避免打草驚蛇,偵查人員再次兵分多路,分別對團伙成員進行跟蹤調查,并秘密搜集證據。工作發現,程某勇等人先后在銀川、青銅峽兩地活動,并在隱蔽地點接取多批制毒原料偷偷運進玉興公司的廠房內儲備,準備啟動制毒生產活動。
為進一步掌握犯罪團伙制毒原料的確切來源,專案組加強了對該制毒工廠的監控。不久后,一個外號叫“老大”的嫌疑人員進入了偵查人員的視線,某勇與“老大”頻繁見面,后查明“老大”真名叫武某領,與其同行的還有一個叫楊某源的人。
武、楊二人的一舉一動很快就在專案組的嚴密掌握中,專案組民警在此后一個多月的時間里,通過跟控、視頻追蹤、信息研判發現楊某源多次駕車往返江蘇、湖北、安徽等地,先后從湖北、江蘇、河北、安徽、河南等省市購買了氯化氫氣體、氨水、溴素、四氫呋喃、鄰酮等大量制毒原料和制毒設備,陸續運抵玉興公司的廠房內。無疑,這個“老大”武某領正是為程某勇提供制毒原料的上家。
此時,證據收集工作與犯罪團伙的活動都在悄無聲息中進行著,勝負的天秤已經在向專案組傾斜。
鑒于案情重大復雜和涉及地域之廣,專案組根據已掌握的證據,立即向公安部、公安廳主管部門匯報,公安部將此案列為“11.25”制毒專案進行督辦。在公安部統一指揮下,寧夏、江蘇、湖北等多地警方全部組成專案組,投入偵查工作,一張無形的大網迅速撒開。
耐心守候 浮現制毒下家
時間很快進入2018年1月10日,監控廠區的專案組民警發現工廠內開始抽水,供電部門的數據也顯示,玉興公司用電量突然猛增,按照專案組之前的判斷,犯罪團伙應該已開始著手生產。
然而,正當辦案民警密切監控并期待嫌疑人的下一步動向時,制毒工廠卻意外停止了生產。經核實,原來在生產過程中,廠房生產設備多次發生故障及原料質量不合格問題,瘋狂的犯罪嫌疑人程某勇立即催促武、楊二人設法再購買一批溴素、鄰酮。但轉眼快一個月了,所購貨物卻杳無音訊,此時犯罪團伙偃旗息鼓,多名團伙成員也暫時離開廠區,案件再次陷入僵局。專案組只好守株待兔,在繼續做好監控工作的同時,靜候新戰機的到來。
2月27日,犯罪團伙采購的鄰酮終由一輛懸掛豫G牌照的箱式貨車載運著駛入青銅峽境內,幾經輾轉被藏匿于青銅峽市大壩鎮一個叫何某的嫌疑人家中。半個多月后,另一批溴素原料也由一輛津A牌照的紅色卡車拉運至吳忠。這兩批貨物一起被轉運至玉興公司卸載。
接下來幾條重要線索引起專案組注意。一是監控民警在對何某家進行監控時發現,與這批來自河南的鄰酮同時入住于何某家的還有兩名陌生男子。專案組據此分析,經歷第一次生產失敗后,嫌疑人程某勇已找到失敗癥結,兩名陌生男子一定是掌握著正確制毒的方法,他們對第二次生產成功有較大把握,并且已著手籌劃下一步交易。于是專案組決定加緊警力部署,隨時準備獲取生產交易的信息及相關證據。
交易現場 再現另一買家
不出專案組所料,新購原料到達后,程某勇團伙立即進行了二次生產。3月23日23時許,密切監控現場的專案組民警在制毒廠房周圍道路上發現了三名放哨人員,同時根據先前掌握的程某勇安排何某連夜外出購買編織袋及工廠用電量驟增、廠區彌漫刺激性氣味等種種跡象果斷判明,嫌疑人應該已成功生產出制毒物品羥亞胺。案件到了關鍵階段,專案組再次調整了警力密度,加大守候監控力度,不敢掉以輕心。
經過耐心守候,3月24日凌晨5時許,守候民警發現程某勇已聯系馬某兵等人進行交易,視頻工作組綜合相關路段卡口信息研判,發現馬某兵等4人已駕駛一輛鄂E牌照的紅色鈴木轎車提前到達利通區關馬湖加油站交易地點附近等待接貨。
與此同時,監控廠區民警也發現犯罪嫌疑人程某勇駕駛白色面包車駛離廠區,駛向關馬湖收費站南側一高速橋洞下,與在那里等待的馬某兵及其同伙代某君等人進行了交易。
為繼續追蹤這批制毒物品去向,專案組決定不急于對馬某兵等人采取抓捕措施,而是將其放行,同時布置警力嚴密監控其去向。
此時,偵查人員發現,交易現場還出現了兩輛懸掛鄂G、鄂B牌照的車輛,其中一輛車上人員亦與程某勇完成了交易,雙雙離開。原來,狡猾的陳某勇同時聯系了兩個買家。專案組民警立即對同行的兩車及人員進行了核查,查明車上人員為湖北黃石籍人張某華、程某文、操某林、程某彬四人。后經偵查確定,馬某兵團伙運載羥亞胺到達湖北宜昌市,張某華團伙則在交易成功后驅車直達湖北黃石市,準備再次對制毒原料進行加工出售。
果斷收網 摧毀制毒迷夢
為獲取更多有力證據,專案組在通報湖北警方密切監控兩伙人員及貨物去向的同時,繼續對程某勇團伙成員及生產情況進行嚴密監控。
然而狡猾的程某勇似乎有所警覺,交易次日即指示寧夏籍同伙何某、喬某等人聯系搬遷廠房。到3月26日,一件意外事情的發生,改變了專案組繼續蹲守的設想,現場監控民警發現一輛白色轎車駛入廠區,并有人員對廠區進行拍照攝像,此事引發了程某勇團伙的極度緊張。專案組分析,犯罪團伙接下來一定會加速搬遷廠房,一旦搬遷,不僅有可能錯失抓捕良機,還會造成嫌疑人脫逃及證據滅失。專案組當機立斷,在請示公安部禁毒局、公安廳禁毒總隊同意后,決定立即收網。
3月26日晚23時許,收網行動開始,在公安部統一指揮下,專案組調集兩個分縣局百余名警力實施抓捕行動,在青銅峽市、銀川市成功抓獲程某勇等13人,在程某勇駕駛的白色轎車內當場查獲制毒物品羥亞胺113.44公斤。在對制毒工廠進行的搜查中,共查獲制毒原料鄰酮 825.5公斤、溴素29壇、四氫呋喃2070.50公斤、氨水4554.70公斤及制毒生產設備一套,查扣涉案車輛4輛,收繳涉案資金30余萬元。經查,程某勇當晚向馬某兵和劉某兩個團伙出售的羥亞胺共八件,尚余五件未售出。
隨后,在公安部統一指揮下,湖北宜昌、黃石兩地警方迅速行動,成功抓獲潛回境內的馬某兵、張某華等兩個團伙成員共9人,繳獲“K”粉(氯胺酮)200余公斤、羥亞胺66.6公斤。
至此,由公安部督辦的“11.25”特大非法生產制毒物品、非法生產毒品案件成功告破,三個團伙共23名涉案成員悉數落網。目前,吳忠警方已將抓獲的12名涉案人員提請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網站律師 | 聯系方式
寧夏新聞網(www.frafty.com)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建立鏡像 寧夏日報報業集團 寧夏互聯網新聞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寧夏銀川市興慶區中山南街47號寧夏日報新聞大廈 郵編:750001 新聞熱線:0951-5029811 傳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談:0951-6031787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6412017001 國家廣電總局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908244號 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新出網證(寧)002號 公安網監備案編號:寧網安備640100002 工信部ICP備案編號:寧ICP備050066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寧B2-20060004 法律顧問:言成律師事務所 鹿璐 電話:13369511100,15109519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