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祁瀛濤)12月15日,記者來到固原市原州區彭堡鎮姚磨村,這個曾經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的貧困村在村支部書記、致富帶頭人姚選的帶領下靠冷涼蔬菜種植銷售已經蜚聲全國,2016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00元,比原州區平均水平高3930元。 2015年9月以來,固原市委實施了農村“兩個帶頭人”工程,選優配強村黨組織帶頭人、培育壯大農村致富帶頭人隊伍,帶動群眾發展經濟、脫貧致富。
黨組織帶頭人方面,配強村黨支部書記、精準選派第一書記、精心培育后備干部、重視大學生村官培養使用。加大對文化程度偏低、能力偏低、群眾公認度偏低的“三低型”村黨支部書記調整力度。按照因村派人、精準派人的原則,先后兩輪選派第一書記1374名,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村和黨組織軟弱渙散村第一書記全覆蓋。培養村級后備干部和大學生村官,優化農村黨組織隊伍,25名表現優秀的大學生村官擔任村黨支部書記。
致富帶頭人方面,嚴格選育標準,在農村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種養大戶等群體中培育扶持一批;從在外創業成功人員中召回一批;依托閩寧對口幫扶、扶貧產業園區和特色產業發展引進一批;鼓勵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擔任農村“兩個帶頭人”下派一批。全市共培育脫貧致富帶頭人3506名,其中,適應當前農村產業發展方向,注重培育加工營銷,鄉村旅游等“離土”帶頭人1236名。根據帶動能力,將致富帶頭人分成帶動群眾30戶以上、10戶以上、3戶以上三個類別,梯次培育,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通過培訓、農業產業財政補貼、項目補貼、政府擔保增信和銀行利率優惠幫助貸款等方式,不斷培育壯大。
同時,建立“兩個帶頭人”轉化提升機制,努力把農村黨員培育成致富帶頭人,注意在致富帶頭人中擇優培養入黨積極分子、發展黨員、培養村后備干部,加大“兩個帶頭人”的激勵力度。
通過實施農村“兩個帶頭人”工程,提高了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激發了群眾力量,減貧帶貧作用顯著。市委總結推廣龍頭企業引領、專業組織帶動、致富能人幫帶、技術指導服務、托管分紅互助、勞務創收帶領六種帶動模式,通過“黨組織+公司+農戶”“黨組織+合作組織+農戶”等措施,群眾以土地入股、勞力入股、資金入股等形式,“抱團取暖、抱團發展”,利益分紅、風險共擔,形成以產業發展促進穩定脫貧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