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武檢察院院史館里陳列的象牌801型油印機。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象牌801型油印機,90年代的手搖式速印機和實達電腦顯示器……在靈武市檢察院院史館,擺放著這樣一些老物件,它們斑駁陳舊的樣子與墻上的各類法律文書相互印證,似“老朋友”在敘舊,演繹著人民檢察院在歷史中的變遷,更鐫刻了“現代化強檢”的獨特印記。
辦案過程靠手寫,油印機成“頂梁柱”
5月25日上午,記者在該院檢察官李巧鈴的指引下走進院史館,這里展示的每一段文字、每一張圖片,陳列的每一件物品,串聯的都是滄桑變幻的輪廓,更深深積淀著靈武檢察人的浩然正氣。
1950年10月,靈武縣人民檢察署成立。那時的辦案條件十分艱苦,從該院現存的法律文書可以看出,無論是接待舉報、詢問、搜查筆錄或者法律文書的起草,整個辦案過程全部靠手寫。
“那時候鋼筆字也是考察干部的重要方面,法律是嚴肅的,字體必然要清晰規整。”58歲的王忠平指著展窗內一份1958年的起訴書說,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法律文書的制作都必須嚴謹不可懈怠。
1985年,王忠平進入靈武縣檢察系統工作。他回憶,那時的法律文書已經由手寫發展為油印,較以前規范了很多,但經過手寫、刻板、油印等多道工序后,既費時又費力,有時還會出現油印不清晰的情況,非常影響美觀。“油印也比較麻煩,要把手寫的文字變成方塊鉛字,然后把打上字的蠟紙放在油印機上,才可以打出來,而鉛字打字機最難的就是排版,必須把字背下來,才能保證文字準確無誤。”王忠平指著院史館里的一臺象牌801型油印機說,“這臺油印機估計現在院里都沒人會用了,但那個時候它可是香餑餑,為了及時完成工作任務,經常有人加班排隊油印文件。后來,為了提高印刷速度,院里又購置了一臺手搖式速印機,油印機逐漸被取代。”
走現代化強檢之路,臺式電腦變“主角”
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全國檢察機關開始“現代化強檢”之路,靈武市人民檢察院也與時俱進購置了一臺電腦,用它撰寫、打印各類法律文書,既規范又高效。
在院史館展窗里,記者看到了一份1997年的靈武市人民檢察院起訴書,較之此前,這份起訴書已有了大幅度的感觀提升,看上去更清晰易讀,而這就得益于電腦在工作中的使用。
2000年以后,隨著電腦的普及和工作要求,檢察院的工作人員陸續進行培訓,以熟悉計算機系統。這對年輕人來說不是什么難事,但對老檢察人員王忠平而言,無疑成了燙手山芋。不過,面對這個新伙伴,陌生膽怯的同時,他從未退縮。
由于此前從未親手操作過電腦,剛開始,王忠平打字都是“一指禪”。盯著鍵盤,對照著五筆字根表一個字一個字的敲,別提多慢了。為此,他常常下班后背五筆字根、記鍵盤字母位置,漸漸掌握了電腦的使用方法。“2000年前后,辦公模式確實有了較大的變化,主要就體現在對計算機的操作使用上,辦案子,我們這些老檢察人員比年輕人有經驗,但論新技術,院里的年輕人也是我的老師,大家在工作中互相學習,互相進步。”王忠平說。
科技助推全區檢察事業邁入“快車道”
“學著學著就懂了,用著用著就順了。”王忠平打開電腦向記者演示著檢察機關統一業務引用系統。
隨著現代科技與檢察工作的深入融合,2013年,自治區檢察院正式啟用全國檢察機關統一業務應用軟件。該軟件革新了以往通過電腦打印文書的工作方式,通過案件信息前期錄入,一些法律文書可以自動生成,使辦案更規范、更高效,推動檢察機關信息化水平邁上新臺階。
“這個系統功能很強大,首先實現了網上辦案,同時對檢察機關的每個辦案環節都設置了明確的流程指引和預警功能,對辦案流程進行了統一的規范化設計,對重要環節實行節點控制,使案件從受理到辦結全程網上運行,程序公開透明,便于監督制約。”王忠平說。
油印機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但它見證了靈武市人民檢察院主動擁抱科技促發展的軌跡。該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如今,“哪里有信號,哪里就能辦公”的掌上檢察平臺、“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路的”網上檢察平臺、“讓檢察宣傳進入群眾家門口”的社區信息發布終端、“遠距離仍可接訪”的控申遠程視頻接訪室、“加強人員管理”的司法績效考核系統……“智慧檢務”身影充斥在靈武市檢察院的每一處。
2015年2月,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表彰暨學雷鋒志愿服務大會上,靈武市檢察院被命名為第四屆“全國文明單位”。同年10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對獲得“全國科技強檢示范院”榮譽稱號的144個檢察院進行通報表揚。寧夏共有3個檢察院獲此殊榮,其中靈武市檢察院是唯一的基層檢察院。今年,該院又被高檢院設為全區唯一一個“智慧偵監”試點單位。
“感恩時代進步,歲月變遷!感恩我們那份對檢察事業的執著與堅持!”王忠平慨嘆道。(記者 李輝 文/圖)
征集內容
1.生活用品:老式家電、自行車、家具、服飾、玩具、通訊設備等;
2.已經退出歷史舞臺的物品,如暫住證、糧票、布票等;
3.有紀念意義的圖書、資料、音像、證書等;
4.記錄重要歷史時刻的老照片;5.其他具有價值的老物品。
聯系方式:
1.撥打新報新聞熱線0951-6024110;
2.@新消息報官方微信和微博;
3.發送電子郵件至35627210@qq.com
· 【尋找寧夏記憶】這些老物件,見證... | |
· 最近路上堵堵堵,交警正在想辦法 | |
· 隆德縣域“南水北調”解14.6萬人飲... | |
· 七鄉鎮3.8萬多人受災 | |
· 寧夏開啟高溫+雷陣雨模式 | |
· 賀蘭山路(興州路-文昌路)竣工通車 | |
· 永寧人民公園有個迷你動物園 | |
· 小長假出行注意啥? 路況信息請看這... |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網站律師 | 聯系方式
寧夏新聞網(www.frafty.com)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建立鏡像 寧夏日報報業集團 寧夏互聯網新聞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寧夏銀川市興慶區中山南街47號寧夏日報新聞大廈 郵編:750001 新聞熱線:0951-5029811 傳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談:0951-6031787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6412017001 國家廣電總局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908244號 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新出網證(寧)002號 公安網監備案編號:寧網安備640100002 工信部ICP備案編號:寧ICP備050066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寧B2-20060004 法律顧問:言成律師事務所 鹿璐 電話:13369511100,15109519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