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周邊噪音源增多,居民們的日常休息大受影響。噪聲擾民問題應當如何解決?近日,新消息報記者就此問題進行了調查采訪。
吵!運動場里打籃球直到凌晨
“去年年底,距離單元樓不到10米的空地安裝了4個籃球架,一些人打籃球能打到凌晨。我家離籃球場很近,經常深夜正在睡覺被球場上發出的‘砰砰’聲吵醒,實在很苦惱。”10月9日,寧夏銀川湖畔嘉苑四期的居民王先生向新消息報新聞熱線0951-6024110反映。
當日,記者來到湖畔嘉苑四期福瑞苑,看到籃球場建在小區外東北角一個多功能兒童綜合運動場內,與居民樓距離不足10米,中間有小區鐵圍欄將其分開。“本兒童樂園適合5-12歲兒童使用,其他人群請勿進入,兒童必須在家長的陪同下進入場地,請家長照看好孩子。”入口處的提示牌上這樣寫著。記者看到,運動場是開放式的,沒有門禁,籃球場的4個籃球架很低。在居民樓的圍欄上也貼有一個兒童樂園溫馨提示,上面明確“該兒童樂園僅供兒童使用,成人不得使用。”“兒童樂園開放時間為8時至12時,14時30分至20時30分。”
籃球場在2號樓東面,5號樓北面,與居民樓形成了一個夾角。2號樓的住戶、52歲的劉女士告訴記者:“孫子每天在樂園玩得挺開心,但就是籃球場不論大人小孩都去打,尤其是放假期間,有人晚上十一二點還在打,學生的喊叫聲和打籃球的‘砰砰’聲,吵得我睡不著覺。”
“這是惠民項目,為小區的孩子提供玩耍的場所,不是成人的籃球場,所以籃筐設置很低,但是就有些大人不自覺,我們也很無奈。”湖畔嘉苑社區居民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市民投訴后,他們聯合物業讓保安每天定時巡邏,對違反規定打球的居民進行口頭勸阻,但效果并不明顯。隨后,他們又專門做了一個溫馨提示的牌子,提醒居民們自覺按照規定的時間活動,并將籃球場區域的燈也關了,現在情況好多了。“天氣轉涼,戶外活動的人也少了。”
該負責人表示,如果再有人違反規定,居民向社區反映籃球場噪聲擾民的問題,他們會和政府部門商量拆除籃球架,設置一些其它的兒童設施。
煩!居民樓里開小飯桌鬧哄哄
“中午午休的時候,樓道里三五成群的學生吵來吵去,讓人根本無法安睡。”近日,家住閱海萬家的周女士向新消息報反映小飯桌擾民問題。
周女士家住銀川閱海小學正對面閱海萬家B區。據周女士介紹,小學建成后,這幾棟樓基本每棟都有小飯桌,為小學生提供中、晚餐以及學習輔導。“我老公經常上夜班,早晨起得晚,中午吃完飯睡覺也在一兩點了,剛睡著沒多久,就聽到樓下學生的吵鬧聲、桌椅摩擦聲……這棟樓里還住著好幾位老人,他們也多次反映,但物業都說沒辦法。業主也曾多次與樓下開辦小飯桌的住戶交涉,可沒安靜幾天就又開始吵。”而因為小飯桌每天都有幾十個小學生進進出出,周女士下午兩點著急上班,電梯卻被學生占著,好久都下不去,有幾次都遲到了。
當日下午2時,記者來到銀川閱海小學對面的閱海萬家B區發現,不時有三五結伴的小學生下樓,女孩子聊著天,男孩子調皮一點,有的蹦蹦跳跳、追逐打鬧往門外走。循著聲音,記者上到5樓,在門口聽到一陣催促聲:“快點,遲到了,你快喝兩口水趕緊穿鞋,你把頭發梳好……”隨后門開了,一位30歲左右的女士帶著十幾個學生吵吵嚷嚷地出門,幾個學生先出來按著電梯等待其他人,兩三分鐘后,后面的同學走進電梯,有一個男孩在樓道踢瓶子玩,瓶子摩擦地板“乒乒乓乓”響,男孩玩了一會兒才上電梯。記者了解到,這家小飯桌住了22個學生。直到14時50分,小區的學生們才陸續走完。
難!噪音擾民監管處罰不易
記者在采訪相關部門時發現,當市民需要對周邊噪聲投訴時,相關職能部門會按照工作職責對噪聲污染進行查處。上海西路派出所值班民警介紹,關于小區噪音擾民的報警每天都有三四起,屬于非警務類的警務活動,接到報警,民警上門多以規勸、勸導為主,沒有做過處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58條規定:對于違反關于社會生活噪聲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制造噪聲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以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未來城警務室社區民警錢秀麗告訴記者,關于噪音擾民很難監管,也很少處罰。噪音必須有環保部門專業機構去測定,他們要在特別吵的時候去監測,而且噪音有主觀因素,也許市民覺得吵卻很多時候沒有達到相關規定的分貝數。如果市民覺得吵,可以給12345打電話,然后環保部門去監測,確實超出了分貝數會出具專業報告和法律認可的依據。(記者 邱曦)
相關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標準適用于以居住、文教機關為主的區域。鄉村居住環境可參照執行該類標準,晝間為55分貝,夜間為45分貝。在居民居住房屋處用儀器測得晝間超過55分貝,夜間超過45分貝就是擾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