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高空墜物、老舊樓房的墻皮脫落……一個個飛來橫禍,成為“懸在城市上空的痛”,更成為影響市民出行的重大安全隱患之一。面對一次次血的教訓,高空墜物治理已刻不容緩。
插圖 何富成
小心
高空墜物市民憂
高空墜物來源,主要包括建筑物外墻墻皮、廣告牌、燈箱等掉落,高層居民隨手丟下的棄物,以及陽臺放置的花盆等閑置物。
“我們老舊小區問題多,陽臺雜物掉落、樓上扔果皮紙屑等現象時常發生。現在孩子們放暑假,天天在小區跑著玩,一旦空中有東西掉下來,后果不堪設想。”8月7日,銀川市興慶區富寧街街道辦事處自強社區居民徐秀英說。
“天氣熱了,樓上總有住戶往樓下扔西瓜皮、啤酒瓶,砸碎的酒瓶和散落一地的西瓜皮特別容易讓人扎傷、滑倒,太危險了。”提起高空拋物產生的危害,興慶區建新巷居民齊女士很擔憂,“前兩天,大廟新村5號樓,就有人往下扔東西,正趕上保潔員在樓下清掃,差點砸到保潔員。”
“樓上住戶扔東西,多批評多提醒也能改正,但是從樓頂上脫落的墻皮和磚塊才是最大的危險。”自強社區黨委書記張金武說。該社區老舊樓房比較多,經常會發生墻皮脫落的情況。
在自強巷1號樓最高處,記者看到有一個凸出部分,上面有大面積墻皮脫落的印跡。
興慶區鳳凰北街街道辦事處崇安社區,樓體外墻墻皮脫落現象也非常多。其中,唐徠小區40號樓,每層陽臺上都設計了一個凸出的花池,部分花池已經出現脫落,隨時都有安全隱患;19號樓的北墻墻皮也多處脫落,過往群眾都繞著走,生怕突然掉落東西。為此,崇安社區工作人員在每棟“問題”樓體的顯著位置,都細心地貼了“樓體有墻皮脫落,請行人注意安全”的溫馨提示。
銀川市興慶區唐徠小區老舊居民樓,一些陽臺外墻已經多次發生脫落。記者 李錦 攝
傷痛
頭頂“炸彈”危害大
近年來,我區各地的一些小區高空拋物、墜物事件頻發,不僅造成很多隱患和危害,也給一些家庭帶來永久的“傷痛”。
今年8月3日,銀川市金鳳區悅湖家園小區56號樓扔下一個酒瓶,酒瓶碎片將樓下正在玩耍的兩個孩子腿部割傷,扔酒瓶的肇事者至今未找到。
2017年11月24日,固原市一名出生僅30天的嬰兒,家人抱著在小區曬太陽,突然被高空掉下的一個鞋盒砸中頭部。由于嬰兒被砸中后不哭不鬧,也無任何不正常癥狀,所以家長沒有太在意。不料6天后,嬰兒出現煩躁、吐奶、睡覺易受驚、尿色發黃、左側眼瞼下垂無法閉合等癥狀,家長立即帶嬰兒到固原市人民醫院就診,顱腦CT顯示為硬膜下血腫,當地醫院建議到上級醫院就診。隨即,家長將嬰兒轉入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急診科,經檢查患兒腦出血嚴重,已經壓迫腦組織,情況非常嚴重。后由于患兒年齡幼小,且拖延時間較長而無法手術,不幸離世。
震驚
墜物殺傷力巨大
作為新的“城市病”,高空拋物、墜物的殺傷力到底有多大?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根據實驗數據表明,一個重30克的雞蛋從4樓拋下,會讓人頭起腫包;從8樓拋下,就可以讓人頭皮破損;從18樓扔下來,就可以砸破人的頭骨;從25樓拋下,可使人當場死亡。
而一個拇指大的小石塊,在4樓扔下可能傷人頭皮,在25樓扔下會讓路人當場送命,因為從上而下的力度會變得很大。
空啤酒瓶在18樓和25樓的高度拋下,均可造成致命傷害;一個4厘米長的鐵釘從18樓扔下,可能會插入行人的腦中。
高空拋物、墜物殺傷力大,輕則致人傷殘,重則致人死亡。
疑問
究竟由誰來監管
面對高空墜物的危害,大家最為關心的一個問題是:高空墜物究竟該由哪個部門監管?記者就此走訪了銀川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綜合執法監督局等相關單位得知,目前,高空墜物監管仍屬于空白狀態,沒有相關法律和行為規范明確界定高空墜物由誰來管,更談不上如何去管。法規的缺位,讓群眾一旦遭遇高空墜物的傷害,只能通過法律訴訟途徑解決。
銀川市住建局、綜合執法監督局等相關單位工作人員建議,要避免此類事件,需要小區物業或是商戶管理方,定期巡檢排查高層樓房和老舊小區外墻瓷磚和墻皮是否有老化脫落現象、公共區域監控攝像畫面是否正常、建筑物頂層是否有磚頭等雜物隱患,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樓房業主也要留意自家陽臺、窗臺上的花盆等容易被風吹倒物品,避免因大風等天氣原因造成高空墜物。(記者 李錦 馬照剛)
銀川市興慶區鳳凰北街崇安社區貼的溫馨提示。記者 李錦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