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連榮在整理蜂箱。
涇源縣地處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國家森林公園核心區,這里生長著530多種中藥材,是被當地人俗稱為“土蜂”的中華蜜蜂最適宜的棲息地,群眾素有養殖中蜂的傳統。
“這段時間是蜜蜂最脆弱的時候,它們一生都很辛苦,也正是這些付出,才有了甜美的蜂蜜。”正在整理蜂箱的合作社負責人冶連榮是當地第三代養蜂人,他率先意識到中蜂養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機遇,于2014年9月注冊資金100萬元成立了涇源縣涇六盤蜂業專業合作社,主要從事中蜂養殖、技術培訓、蜂蜜加工、銷售等工作。
冬眠中的蜜蜂。
“依靠旅游景點和電子商務,蜂蜜不愁賣。”據冶連榮介紹,合作社在縣城設立了涇六盤蜂產品專賣店,采取實體和電商等方式,2017年銷售涇源土蜂蜜約6000公斤,收入60余萬元,帶動合作社成員戶均收入2.6萬元,初步形成了“合作社+基地+蜂農”模式。
合作社生產的蜂蜜產品。
在冶連榮的帶領下,周邊不少建檔立卡戶因養蜂而脫貧。“一箱蜂政府補貼600元,每箱蜂還投保700元,42元保費全免。比起其他產業,養蜂輕松沒啥風險還效益高。”村民馬江科目前共養了33箱蜂,一年能掙四五萬元,家里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土養蜂箱。
不遠處的鄰居馬德俊自打17歲就開始養蜂,到現在已經堅持了30年。“以前都是土養,缺少技術含量,經濟效益也很低。”馬德俊說,2016年加入合作社后,在冶連榮的指導下,家里的蜂箱全換成了活筐,產量大大提高,現在共有近百個蜂箱。
近年來,涇源縣將中蜂養殖作為實現脫貧富民的“短平快”產業和繼旅游、草畜、苗木三大支柱產業之后的又一地方特色優勢產業,充分挖掘潛力,打造六盤山中蜂資源保護區和中蜂養殖扶貧示范縣,使中蜂產業成為貧困群眾脫貧增收的“甜蜜”事業。全縣現有建檔立卡戶5328戶,其中參與中蜂養殖的1100戶,建檔立卡戶中蜂養殖量占全縣的64.5%。
閆雪琴(中)向記者介紹發展情況。
為了做大做強產業,最近,涇源縣成立了中華蜜養蜂產業發展服務中心。據中心主任閆雪琴介紹,今年中心將著重加強產品推介和品牌建設,鼓勵扶持龍頭企業、合作社、養殖大戶,大力培育開發高品質、純天然、綠色“涇源土蜂蜜”特色品牌蜂蜜產品高端市場,尤其是開發如藥用功效及特效蜂蜜產品,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從而形成旅游、草畜、苗木、中蜂優勢互補的產業鏈。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網站律師 | 聯系方式
寧夏新聞網(www.frafty.com)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建立鏡像 寧夏日報報業集團 寧夏互聯網新聞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寧夏銀川市興慶區中山南街47號寧夏日報新聞大廈 郵編:750001 新聞熱線:0951-5029811 傳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談:0951-6031787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6412017001 國家廣電總局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908244號 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新出網證(寧)002號 公安網監備案編號:寧網安備640100002 工信部ICP備案編號:寧ICP備050066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寧B2-20060004 法律顧問:言成律師事務所 鹿璐 電話:13369511100,15109519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