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們去年慶祝何衛彪醫生52歲生日的場景。(醫院提供)
2月28日,一則“接診了80位患者的何主任倒在了門診室……”的消息在銀川朋友圈廣泛傳播,大家都為他惋惜,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中……3月1日,記者了解到,他是寧夏醫科大總院腫瘤醫院外一科主任醫師何衛彪,今年53歲。他一周三次門診,平均每次門診量都在六七十人次,一周200多人次,一個月1000多人次。去年該科室做了900例手術,其中何衛彪做了500例。
坐診中在患者面前突然倒下
2月26日,何衛彪像往常一樣在腫瘤醫院門診坐診。當天掛了七八十個號,一般情況下,醫院給何衛彪開放50個號,因為該科室只有兩個主任醫師,再加上過年后病人比較多,何衛彪體諒病人,前來找他加號的病人,他從不拒絕,就這樣病人越來越多。
當日12點10分左右,大概看了有六七十個號,何衛彪覺得頭有點暈,挺難受,他抬頭發現還有一些病人沒看完,“我有點不舒服你們下午再來看吧”何衛彪對正在等候的病人說。沒想到,他剛說完坐下后突然趴在了桌子上。面前的病人還在納悶怎么回事,何主任怎么半天沒起來?病人發覺不對,何衛彪已經臉色發青,跟前的病人立即朝外面喊“何主任不行了,何主任倒下了……”
隨后,從腫瘤醫院9樓下來兩名主任醫師立即對何衛彪插管搶救,心肺復蘇后,就將他轉到手術室。同時應急辦聯系心內科、呼吸科、神經內科的專家過來繼續搶救。“當時他心臟驟停,所以考慮心源性疾病可能性最大。”據寧夏醫科大總院腫瘤醫院腫瘤外一科負責人李金平介紹,在手術室心血管專家賈紹斌帶領下搶救,雖然心臟恢復正常,但他的瞳孔一直放大,沒有自主呼吸。后來大家又討論分析,為他做了腦CT,經過造影,最終確定是顱內出血,查看中發現是一個血管瘤破裂。再次聯系神經外科主任,主任查看病情后說,血管瘤破裂造成顱內出血面積大,水腫嚴重,無法手術。最終何衛彪轉到ICU繼續搶救治療。當日22時,聯系北京天壇醫院的專家,專家到醫院檢查后說:能夠恢復的可能性基本上沒有。2月28日早晨10點,何衛彪呼吸心跳停止。
何衛彪的妻子是該院放療科三病區主任丁喆,在此事發生后,李金平詢問丁喆:“這種血管瘤肯定時間長了,并不是短期內患的。不久前,體檢報告他查看沒有?”丁喆說沒有見到。醫院每年都會組織醫生體檢,今年體檢報告出來后,李金平直接交給了何衛彪。后來,李金平在他的辦公桌下面鍵盤抽屜找到,一直沒有拆封。“去年也沒有看到他的體檢報告。”丁喆難過地說:之前他經常說頭疼,也沒顧上看,自己服用一些止疼片,總說忙從沒有認真地檢查一下。
患者張桂芳:覺得何主任就像金剛之軀
“聽到何主任這個噩耗,我一夜沒睡哭了兩天。”3月1日,在腫瘤醫院,眼睛紅腫的張桂芳說起何衛彪,再一次流下眼淚。
張桂芳去年正月初七確診為惡性甲狀腺癌。她經過多方打聽,慕名找到何衛彪,很多人都夸他技術人品一流。隨后她住到該科室,經過檢查治療,確定了手術時間。就在手術的前一天晚上,她害怕擔心,便找何衛彪了解手術情況。她回憶,當晚已經7點了,何衛彪正在給家人打電話,她聽到何衛彪說:一天就吃了一頓早飯,中午喝了點水,到現在還沒吃飯。掛了電話,何主任就開始給她耐心地講解手術過程,“在感覺到我有不安全感時,他一點一點給我講,直到我明白還安慰我讓我放心。”張桂芳說,她特別感動,其實下了班,何主任完全可以休息,但他沒有拒絕,還耐心地解釋安慰。
在住院期間,張桂芳覺得何主任就像金剛之軀,他每天7點鐘就來到科室,晚上9點以后才走。“剛住院那會兒,想起我是惡性甲狀腺癌,特別害怕,血壓一直下不去。”張桂芳滿眼含淚,聲音哽咽地說,何主任忙到晚上9點,還來安慰我,當時真得特別感動。每天何主任一到科室,就有很多病人將他團團圍住,只能聽到他耐心講解的聲音,都看不到他的人。
在患者眼里,何衛彪總是為患者著想,每一次都站在患者角度。“我甲狀腺的這個刀口,做完手術一直很難受,女人嘛有了刀疤就覺得不美,我就跟何主任說了,他二話沒說,就給我聯系了燒傷整形科,讓我去看看。”
因為病情原因,今年2月張桂芳還要找其他醫生看病,何主任幫她聯系了相關專家,還給她寫了張紙條。看完之后張桂芳也沒告訴他,覺得他太忙了,沒有打擾。沒想到這個周日他發微信給她,還惦記著這事。這時,張桂芳拿出手機,抽泣著讓記者看。微信里何主任問:在核醫學科會診如何?回復:手術約到4月9日,周一下午我到門診找您,具體事情還要咨詢一下。張桂芳說,沒想到她下午來到醫院,卻聽到何主任病倒了,簡直不敢相信,心里特難過,現在想想他那句詢問就像他的遺言一樣,說著張女士再次哭泣……
2017年,該科室收到患者感謝信、錦旗和牌匾共24個,送給何主任的就有17個。
護士長馬秀珍:他一直把病人放到第一位
護士長馬秀珍和何衛彪共事14年,她都看在眼里:他一直把病人放到第一位。
馬秀珍記得不管大事小事,何衛彪很少請假,每年年假也就能休三四天。就在前年十一假期,何衛彪難得和家人一起出去玩,機票都訂好了,結果要走的那天中午,他手術的病人突發情況,接到電話就趕到醫院。他的家人拉著旅行箱來醫院等他,在科室走廊,何主任跟妻子說他走不了了,讓妻子帶著孩子去玩,轉身就去救治病人了。
去年9月份,何衛彪的父親去世了,他也沒有給同事們說,接著還排了9臺手術。兩周后,聽說何主任的父親去世了,去何主任那兒證實,他說:“護士長,走的人已經走了,還有這么多病人呢,我也不想麻煩大家。”此時,回憶起這些,馬秀珍已經哭成淚人。
外科14樓一個病人是山區的,他帶了一大袋子餅子,放到床頭柜怕壞了,就把餅子放到外面窗臺上。馬秀珍說:“醫院窗戶外面不讓放東西,當時在14樓,我擔心餅子掉下去砸著人,就讓患者把餅子拿下來。”第二天,何主任跟我說,病人家是山區的,看病都沒錢,餅子是從家帶來的,外面買一塊錢呢,你就讓他放上吧。后來何主任一看餅子硬了,就跟病人說:你這個病不能吃這種硬餅子,病人又舍不得扔,他就把一大袋餅子拿走了,說當早餐吃,他自己拿錢給了這位病人,讓病人去吃飯。
說起醫患關系,何衛彪從來沒有和病人發生過口角,“這么多年沒見他和病人發過脾氣。病人都很尊重他。”李金平說,他就是這樣一個特別善良、特別體諒病人難處的醫生。不僅對病人好,還是同事的表率。何衛彪從來沒抱怨過周末做手術,他主動聯系外面的知名專家,同時帶動科室的整體技術。一例手術要做6到7個小時,連續手術基本上從早晨做到第二天的凌晨五六點,何主任都沒有怨言。
一般醫院主任醫師都是口頭下醫囑,普通醫生寫病歷,何衛彪自己的病人都是親自寫。而他每天晚上回家吃完飯,10點以后來科室巡視一下病房,就開始寫病歷。有一次護士長問他“你都這么累了,還要自己寫病歷,交給其他醫生就行了。”他卻說:“他們每天也很忙,我該體諒他們。”
理解病人、體諒同事,從來不知道關心自己。53歲原本是一個醫生年富力強,登上事業巔峰的時候,他卻就這樣走了……而知道此事的人,無論是患者、學生或是曾經的同事,都紛紛打電話詢問道別,科室的電話鈴聲這幾天都沒有斷過。(記者 邱曦)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網站律師 | 聯系方式
寧夏新聞網(www.frafty.com)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建立鏡像 寧夏日報報業集團 寧夏互聯網新聞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寧夏銀川市興慶區中山南街47號寧夏日報新聞大廈 郵編:750001 新聞熱線:0951-5029811 傳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談:0951-6031787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6412017001 國家廣電總局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908244號 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新出網證(寧)002號 公安網監備案編號:寧網安備640100002 工信部ICP備案編號:寧ICP備050066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寧B2-20060004 法律顧問:言成律師事務所 鹿璐 電話:13369511100,15109519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