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楊兆蓮)12月20日,由寧夏氣象局主辦,寧夏氣象臺、寧夏氣候中心、寧夏氣象服務中心承辦的“2017年寧夏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公眾有獎評選活動正式啟動。活動旨在讓公眾了解寧夏重要的天氣氣候事件及造成的影響,普及氣象知識,提高全社會氣象防災減災意識,最大限度地預防和降低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
據了解,活動自2010年開展以來,至今已是第八屆。今年入選寧夏十大天氣事件候選名單的共有16個天氣氣候事件。此次評選活動采用公眾在線網絡評選或微信參與的形式。2017年12月20日至2018年1月8日期間,公眾可以登錄中國天氣網寧夏省級站(nx.weather.com.cn)、寧夏氣象局門戶網(www.nxqx.gov.cn)和寧夏農網(www.nxnw.com.cn)進行投票。同時,也可關注寧夏氣象局“寧夏天氣”官方微信微博參與投票。寧夏氣象局在網絡和微信投票頁面上設立公眾留言板塊征集網友對候選事件的親身感受。
本次投票評選活動中,將在參加投票的公眾中,抽選出一等獎1名,獎品價值2000元;二等獎10名,獎品價值600元;三等獎20名,獎品價值200元;四等獎80名,獎品價值100元。評選結果將于2018年1月10日對外公布,同時當眾抽取獲獎名單。
附:2017寧夏十大天氣氣候備選事件
1.最暖冬季
2016/2017年冬季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最暖冬季,全區平均氣溫-2.8℃,較常年同期偏高2.6℃。
平均最高氣溫和平均最低氣溫分別為4.9℃和-8.3℃,較常年同期分別偏高3.1℃和2.5℃。平均氣溫、平均最高氣溫、最低氣溫均創歷史新高。
寧夏冬季(12~2月)平均氣溫逐年演變(℃)
2.秋冬超百日無降水,氣象干旱嚴重
2016年10月底至2017年2月中旬寧夏長時間基本無降水,平均無降水日數達111天,加之該時段氣溫異常偏高(偏高2.2℃,創有氣象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極值),造成2017年初全區出現中度以上氣象干旱。靈武以南、固原以北大部地區為重度氣象干旱,海原及鹽池達特旱。
寧夏2017年2月5日氣象干旱綜合指數(CI)監測圖
3.罕見暴雪
2月20日~21日全區普降大到暴雪,全區平均降水量9.6毫米,日降雪量之大,強度之強創歷史極值。最大降水量出現在鹽池達21毫米,積雪深度13.2厘米。
罕見暴雪一方面緩解了旱情,對作物播種、冬小麥返青、生態環境建設和中南部山區窯窖蓄水有利。但同時也給交通運輸帶來嚴重影響。銀川河東國際機場暫時關閉,所有長途汽車停運,境內高速公路全部實施臨時交通管制。
圖1 寧夏2017年2月20~21日降水量分布圖(毫米)
4.3月全區降水異常偏多,南部山區創極值
2017年3月全區平均降水量為14.7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03%,其中南部山區平均為28.4毫米,偏多114%,創該地區有氣象記錄以來歷史新高。其中,10日-12日六盤山區連續出現了大到暴雪,涇源站、六盤山站12日降水量分別為22.3毫米、30.2毫米,均創該站有氣象記錄以來3月日降水量極值。
寧夏南部山區3月降水量距平百分率逐年變化(%)
5.沙塵暴侵擾利通區
4月17日,全區大部分地區出現了5級左右偏北風,部分地區陣風7到9級,全區大部分地區(共19站)出現了揚沙天氣。
利通區出現了2017年全區唯一一次沙塵暴。
6.5月3日大風 造成中衛一工地人員傷亡
5月3日08時至18時,沙坡頭區大部地區出現5~6級平均風,部分地區瞬時風力為8~9級。其中,11時29分距離中衛市沙坡頭區金沙海旅游度假區最近的迎水橋鎮沙漠設施基地區域自動氣象站觀測到的極大風速為20.4米/秒(8級),11時58分沙坡頭區極大風速為23.7米/秒(9級),12時09分中衛國家基本站極大風速達19.4米/秒(8級)。
當日11:50分左右,騰格里金沙海旅游有限公司玻璃棧橋施工現場因突遇強陣風,施工人員從20米高的棧橋橋面被刮落地面,造成嚴重人員傷亡。
7.首場暴雨突襲,拉響汛期警報
2017年6月4-5日寧夏自南向北出現了一次明顯降水天氣過程,全區普降中到大雨。六盤山區、中寧、青銅峽、永寧、銀川、平羅部分村鎮出現暴雨,累積雨量超過50毫米。西夏區沿山黃旗口溝(114.8毫米)、青銅峽邵崗鎮玉泉村(104.6毫米)出現大暴雨,共計126個自動站出現暴雨。
此次降水過程,是2003年以來歷史同期范圍最廣、量級最大的一次降水過程,大武口、青銅峽、同心降水量突破歷史同期日降水量極值。暴雨導致賀蘭山中北段出現山洪和泥石流,銀川、石嘴山市出現不同程度的城市內澇,中寧縣5間房屋被毀、200多戶房屋進水。
8.雷電冰雹齊上陣,橫掃寧夏
6月6日寧夏出現了今年最大范圍的強對流天氣,全區大部分地區出現了雷電天氣,午后銀川市區、靈武市、平羅縣、沙坡頭區、青銅峽市、同心縣、鹽池縣和原州區出現了冰雹,最大冰雹出現在原州區,直徑達10毫米。
9.7月,寧夏出現有氣象記錄以來影響范圍最大、強度最強、持續時間最長的高溫天氣過程
2017年7月7~21日,寧夏中北部地區出現了有氣象記錄以來影響范圍最大、強度最強、持續時間最長的高溫天氣過程(≥35℃)。7月7日開始出現高溫,11~12日達到高峰,各地最高氣溫不斷刷新歷史記錄,利通區最高達41℃,創寧夏最高氣溫歷史極值。高溫過程歷時2周,持續日數最長達8天,刷新了寧夏有氣象記錄以來高溫持續日數記錄。
寧夏2017年7月7~21日極端高溫分布(℃)
2017年7月7~21日寧夏高溫過程各氣象站刷新歷史極值情況
10.7月上中旬嚴重氣象干旱
7月上中旬寧夏出現了歷史極端最強高溫天氣過程,氣溫異常偏高,同時降水異常偏少,引起嚴重氣象干旱。上旬中南部大部地區出現中度以上氣象干旱,少部分地區重旱、特旱(圖a),隨著高溫持續發展,旱情迅速擴展加重,7月下旬中南部絕大部已達重旱、特旱(圖b)。
圖a
圖b
2017年7月寧夏干旱發展監測(氣象綜合干旱CI)
11.暴雨頻繁來襲
繼7月4日、7月23日兩次暴雨過程之后,7月26-27日寧夏再次出現暴雨天氣,全區大部分地區出現了中雨,其中中衛市南部、吳忠市東南部及固原市的部分鄉鎮達到暴雨。單日最大累計降水量出現在西吉縣興隆楊茂村為81.2毫米,最大小時雨強出現在隆德縣神林辛坪村48.7毫米。
12.歷史罕見低溫、連陰雨
2017年8月20~29日,寧夏中南部地區出現明顯低溫、連陰雨天氣過程。此次過程持續時間之長、降水量之大、氣溫之低歷史罕見。麻黃山、海原、同心、韋州、西吉、隆德及六盤山連續降水日數均達10天,位列歷史同期第1位。各地平均過程降水量為100毫米,較歷年同期下旬偏多2.9倍。
受連陰雨過程的影響,造成長時間低溫、寡照,連陰雨地區過程平均氣溫僅為13.8℃,較常年同期偏低3.8℃,創歷史同期極值。連陰雨地區平均日照時數僅為4小時,較常年同期偏少74小時,日照時數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最低值。
13.9月全區平均氣溫異常偏高
2017年9月全區平均氣溫為17.3℃,較常年同期偏高2.0℃,為有氣象記錄以來僅次于1998年的歷史同期第二高值,其中引黃灌區平均氣溫為19.0℃,較常年同期偏高2.4℃,創該地區歷史同期極值。多地平均氣溫位居歷史同期前列,其中惠農、銀川、永寧、利通區、中衛、中寧、興仁創歷史極值
14.寒潮雨雪霜凍,中北部出現最早初雪
10月7日到9日,寧夏出現了一次寒潮雨雪霜凍天氣過程,累計降水量在10到49.9毫米之間,最大降水量出現在彭陽縣孟塬虎山莊為49.9毫米。9日全區平均氣溫與7日相比下降9到15度,達寒潮,最大降溫幅度出現在中寧為15.3度。10日清晨,全區出現了霜凍或輕霜凍。
陶樂、賀蘭、銀川、永寧、靈武、青銅峽、利通區出現1961年以來最早初雪。石炭井降水量突破1981年建站以來10月降水量歷史極值。
15.10月降水量之大,降水日數之多歷史罕見
2017年10月全區平均降水量為44.8mm,較常年同期偏多53%,創1961年以來歷史極值。其中引黃灌區降水量為34.5mm,較常年同期偏多1.5倍,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2高值;中部干旱帶降水量為51.1mm,偏多2.3倍,為1961年以來第3高值;多地降水量位居歷史同期前列,其中石炭井、六盤山創1961年以來歷史極值。全區平均降水日數為9日,較常年同期偏多4日,為1976年以來第2高值。
16.大霧重重鎖深秋
10月18-19日,寧夏連續兩天出現大霧天氣,全區15站觀測有霧或輕霧。其中:18日陶樂、平羅、沙湖、賀蘭、銀川、永寧、中衛、西吉、彭陽出現了大霧,惠農、大武口、石炭井、青銅峽、鹽池、六盤山出現了輕霧。19日石炭井、大武口、平羅、沙湖、銀川、青銅峽、吳忠、鹽池、中衛、麻黃山、西吉出現了大霧,永寧、中寧、固原、彭陽出現了輕霧。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網站律師 | 聯系方式
寧夏新聞網(www.frafty.com)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建立鏡像 寧夏日報報業集團 寧夏互聯網新聞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寧夏銀川市興慶區中山南街47號寧夏日報新聞大廈 郵編:750001 新聞熱線:0951-5029811 傳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談:0951-6031787 國務院新聞辦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6412006001號 國家廣電總局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908244號 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新出網證(寧)002號 公安網監備案編號:寧網安備640100002 工信部ICP備案編號:寧ICP備050066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寧B2-20060004 法律顧問:言成律師事務所 鹿璐 電話:13369511100,15109519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