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是固原市原州區三營鎮甘溝村駐村第一書記馮大釗來到村里的第248天。248天,8個多月,年輕的馮大釗忙乎得不行,在村里人普遍存在的“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的老觀念下,馮大釗這個“外鄉人”完成了漂亮的“大逆轉”,通過實心實意想方設法帶領村民“花樣”脫貧,贏得了村民們的一致“點贊”。
“做些什么,才能讓鄉親們接納我,才能讓大家勁往一處使,日子越過越紅火?”今年3月6日,作為駐村第一書記,31歲的馮大釗操著一口重慶普通話來到固原市原州區三營鎮甘溝村。隨后的日子里,這個口音“古怪”的年輕人天天走村入戶,利用各種機會走近村民,協助村“兩委”班子“掘地三尺”找窮根,幫大家“量身定制”致富方案。
實干作風敲開群眾心門
馮大釗,重慶巫溪人,2008年7月畢業于寧夏理工學院。先后在高校工作過,干過3年的大學生村干部,接著又在固原市原州區頭營鎮政府、原州區委組織部工作。如今他娶了位本地姑娘,在固原扎下了根。
面對駐村第一書記這一新的挑戰,履歷還算豐富的馮大釗沒有退縮。3月8日,村里舉行慶三八文藝活動暨移風易俗啟動,來了500多名鄉親,這是他第一次正式向大家推薦自己,表達將帶領大家伙致富的決心。隨后每個月的民主議政日他都積極參與,與兩委班子成員和村民商議村里的大事。
馮大釗(左三)正在和村主任一起做入戶調查。
通過前期走訪,他發現村里一二三組的村民農田灌溉用不上黃河水,原因是渡槽斷了10來年,馮大釗決定修渡槽。他的建議獲得了百姓的支持,隨后又爭取到水務部門5萬元的資金支持,從4月提出修建渡槽,到6月天正旱,饑渴的玉米地終于澆上黃河水。46歲的村民顧海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前每畝地澆地下水一次要10多個小時,需要花費電費200元,現在澆黃河水,費用降到30多元,而且每畝玉米增產500斤。
抓項目引資金效果不俗
當過村干部的馮大釗深知村里帶頭人的作用,為此他到村以后就在建強基層組織上下起了功夫,幫助村“兩委”班子配備村級后備干部2人,培育村級致富帶頭人15人,同時還新建文化活動室200平方米,硬化活動廣場600平方米。
村民對馮大釗的工作狀態十分滿意。
別看馮大釗年輕,但他特別能打“硬仗”。在大家眼中,爭取項目資金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但馮大釗一點也不含糊。他先后爭取到原州區組織部投入黨員“雙帶”發展資金90萬元,扶持15名致富帶頭人發展壯大種養殖規模;爭取到原州區組織部幫扶資金5萬元,扶持8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肉兔養殖;爭取到原州區殘聯項目資金5萬元,扶持50余戶殘疾人發展肉兔養殖。到戶項目馮大釗盯得很緊,因戶因人制定到戶項目清單,完成項目資金106.48萬元。在他和大家伙的努力下,村集體經濟也壯大起來,通過協調新建養殖合作社1個,用現有村集體經濟收入購進基礎母牛10頭進行托養管理,年收入5萬元。引進一家養殖公司流轉土地700畝規劃建成“劉姥姥旅游農莊”,種植薰衣草200畝、萬壽菊200畝,實現村集體經濟增收1萬元。
巧用資源做“活”休閑旅游
11月9日下午,馮大釗帶著記者一行走進“劉姥姥旅游農莊”,大片的薰衣草已初具規模,與古香古色的建筑相映成趣,頗有幾分意趣。盡管此時因天氣變冷這里幾乎沒有游客,但是馮大釗對這個農莊卻充滿希望。他介紹說,農莊自7月份建成開業以來,經營效果超過預期,尤其是“十一”黃金周期間可以用火爆來形容,每天接待一兩千人,一天僅門票收入就兩三萬元,還解決了4個村民的就業問題。未來,依托該農莊,甘溝村將打造“三營—須彌山”旅游環線節點民俗村鎮。下一步,村里還要建休閑公園、旱冰場,在村道兩側、房前院后種植經果林,不僅能觀景,而且秋天還可以吸引游客采摘,開農家樂將成為村民又一條致富路,快被遺忘的皮影戲有望再展風采,村里養殖的肉兔也將開發成菜品端上游客餐桌,讓游客流連于甘溝村的美景美食和傳統文化。
馮大釗向記者介紹發展鄉村旅游的構想。
繪就藍圖來年脫貧摘帽
目前,甘溝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有192戶692人,占總人口的36.7%。下一步的脫貧富民藍圖,馮大釗和村“兩委”班子成員早已經繪就:除了著力發展旅游農家樂等附加值較高服務產業,拓寬群眾增收渠道,還將搬遷新建村級活動場所500平方米,出租現有村委會院落,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完善自來水、道路入戶等基礎設施建設,鞏固發展貧困戶到戶產業,力爭全村2018年實現脫貧摘帽。成立村級土地股份合作社,側重發展飼草種植。擴大種兔養殖規模,做強肉兔特色養殖。
站在新修的水渠邊,馮大釗和村主任又在勾畫著甘溝村的美好未來。
最近進入冬閑時節,馮大釗可不會讓自己閑下來。他正在琢磨盡快組織致富帶頭人走出去學經驗,把學到的先進經驗和好做法來年就用在致富上。(寧夏新聞網記者 賀璐璐 張靜 楊洲/文 祁瀛濤/圖 馬建寧/視頻)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網站律師 | 聯系方式
寧夏新聞網(www.frafty.com)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建立鏡像 寧夏日報報業集團 寧夏互聯網新聞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寧夏銀川市興慶區中山南街47號寧夏日報新聞大廈 郵編:750001 新聞熱線:0951-5029811 傳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談:0951-6031787 國務院新聞辦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6412006001號 國家廣電總局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908244號 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新出網證(寧)002號 公安網監備案編號:寧網安備640100002 工信部ICP備案編號:寧ICP備050066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寧B2-20060004 法律顧問:言成律師事務所 鹿璐 電話:13369511100,15109519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