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入冬后的第一股寒潮來襲,寧南山區氣溫驟降。在固原市原州區官廳鎮薛莊村村民張萬發家的院子里,新蓋的紅磚瓦房很是氣派,院里的空地上擺放著一堆大白菜,“這是合作社發給社員的”,張萬發邊說邊將記者迎進屋子。與屋外寒氣逼人相比,屋里的爐火燒得正旺,暖意融融。干凈的沙發旁,地上好多盆不知名的花開得正艷,散發著一股清香;張萬發74歲的老父親正坐著熱乎乎地炕頭上,津津有味地欣賞著“隨身聽”里播放的秦腔……
這樣的畫面,撲面而來的是濃濃的幸福感,而這種幸福感的根源,來自于官廳鎮薛莊村創辦的土地股份制專業合作社。今年以來,薛莊村的大膽改革在村民間引起不小的轟動,其獨特的經營模式不僅盤活了沉睡的土地,也讓村民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馬斌(中)教張萬發的老父親如何操作“開心聽吧”。
這個年輕人不簡單
“戶戶擁有股權,個個參與種植,人人享有分紅。”談起土地股份制專業合作社的創辦人、駐村第一書記馬斌,薛莊村的鄉親們人人都會豎起大拇指:“這個年輕人不簡單!”
馬斌是寧夏回族自治區財政廳的一名普通干部。2017年春節過后,他積極響應組織號召,主動報名來到薛莊村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因為吃苦耐勞,踏實能干,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馬書記”。
薛莊村位于固原市原州區向東約8公里處,全村有農戶134戶、37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4戶110人。雖然薛莊村地處城鄉結合帶,地理位置相對較好,但因缺乏致富帶頭人,一直沒有形成主導產業,是典型的村集體經濟收入“空殼村”。多年來,村民一直沿襲傳統的耕作方式,一年下來收益微薄。因缺水灌溉,村里靠近山下的400多畝陡坡地撂荒長達幾十年。
合作社種植的大蘿卜。(攝于2017年7月25日)
農村要發展,產業支撐是關鍵。如何發展主導產業,增加農戶收入,讓群眾早日脫貧致富,這是馬斌一直深入思考的問題。為了幫助村里盡快找到一條致富路,馬斌駐村后,每天走村串戶,與村民促膝談心,了解生產生活情況,并多次召集村干部和村民代表開會,共同謀劃脫貧致富新思路、新辦法。
馬斌向記者展示合作社與社員簽訂的土地入股合同。
經過一番深入調研走訪,馬斌結合實際制定出了《薛莊村脫貧致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三年規劃》,決定成立“村集體經濟+農戶+企業”的土地股份制合作社,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并通過合作社的帶動,實現強村富民目標。
土地入股找到“致富路”
說干就干,馬斌經過多方奔走協調,爭取到農發項目,對400多畝撂荒地進行開發整理,并安裝了滴灌設施。同時,成立薛莊村土地經營合作社,采取以資本和土地入股方式,將開發耕地進行股權量化,引導農戶以土地入股。
馬斌和社員一起查看白菜長勢。(攝于2017年7月25日)
馬斌說,村民加入合作社后有三項收入:第一項是土地入股后保底收入,每畝200元;第二項,村民到合作社務工,每人每天支付工資100元;第三項是年底分紅收入。
合作社成立后,薛莊村在400畝高產水地上栽種了紅梅杏,同時套種蘿卜、大白菜等蔬菜。為了提高種植水平,村里還邀請農業技術專家到村里開展技術培訓。
合作社的蔬菜基地。(攝于2017年7月25日)
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技術,一年下來,合作社種出了薛莊村有史以來品質最好的蔬菜,也收獲了第一桶金:100畝蘿卜和260畝大白菜共計實現收入32.69萬元,此外,400畝紅梅杏長勢喜人。
馬書記心里的“小目標”
談起村里創辦合作社的事兒,張萬發一邊拿出股權證和土地入股合同給記者看,一邊喜滋滋地算了這樣一筆賬:村里成立合作社后,他將7畝土地入股到合作社,按照協議,這7畝地一年至少收入1400元,年底還能拿到分紅。今年,張萬發到合作社打工,每天都能掙到100元工資。一年下來,這三項收入共計25000多元。“我覺得加入合作社以后,種地風險變小了,收益卻增加了。”
合作社種植的大蘿卜豐收了。(攝于2017年7月25日)
依靠政策扶持、項目帶動和土地集約管理,薛莊村的土地股份制專業合作社讓入股農戶獲得了實實在在效益,也為合作社的發展開了個好頭。“十九大報告提出,脫貧攻堅要做到脫真貧、真脫貧。下一步,我們將充分發揮本村位于固原市城郊和緊依沈家河水庫的優勢,通過發展休閑觀光、特色農家樂、果蔬采摘等,吸引城里人來消費,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力爭到2020年,讓村民的人均收入突破萬元。”對于薛莊村未來的發展,馬斌已然成竹在胸。(寧夏新聞網記者 賀璐璐 楊洲 張靜/文 祁瀛濤/圖 馬建寧/視頻)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網站律師 | 聯系方式
寧夏新聞網(www.frafty.com)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建立鏡像 寧夏日報報業集團 寧夏互聯網新聞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寧夏銀川市興慶區中山南街47號寧夏日報新聞大廈 郵編:750001 新聞熱線:0951-5029811 傳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談:0951-6031787 國務院新聞辦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6412006001號 國家廣電總局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908244號 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新出網證(寧)002號 公安網監備案編號:寧網安備640100002 工信部ICP備案編號:寧ICP備050066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寧B2-20060004 法律顧問:言成律師事務所 鹿璐 電話:13369511100,15109519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