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與熱心村民丁建龍(中)為張永貴湊路費。(圖片由姚伏派出所提供)
老實巴交的青銅峽人張永貴去內蒙古給人放羊,臨近春節,本該給錢的雇主卻突然變卦,無奈之下,囊中羞澀的他只得徒步數百公里返鄉過年。讓張永貴沒想到的是,自己的回家路竟如此曲折……
■饑寒交迫暈倒路邊,警民幫他買車票回家
2月2日,回家心切的張永貴從內蒙古烏海市出發,一路步行回家。2月4日中午,當他走到平羅縣姚伏鎮周城村境內時,由于饑寒交迫、體力不支倒在路邊,幸好被熱心的姚伏鎮青年丁建龍發現。丁建龍12時許報警后,姚伏派出所民警立即趕到現場,只見渾身臟兮兮的張永貴一動不動地躺在路邊。民警采取了掐人中等一系列急救措施,張永貴漸漸清醒過來,被民警攙扶到警車上取暖休息。
張永貴告訴民警,他今年38歲,是青銅峽市瞿靖鎮瞿靖村人,與年過六旬的父親相依為命。由于僅上過兩年學,沒有一技之長,2017年底,他孤身一人到內蒙古烏海市給一養羊戶放羊,商定管吃管住每月1000多元工錢,誰知到了結算工錢的時候,對方變卦,稱要等到羊賣掉才結賬。眼看就要過年了,身無分文的他著急回家,只好步行數百公里返鄉。走了兩天,到了4日中午,他感覺又累又餓,實在走不動了,恍惚間竟暈倒在路邊。
了解情況后,民警將張永貴帶回派出所,給他買來奶茶、端來熱湯,還從食堂打來飯菜。等張永貴吃飽喝好,養足了精神,民警和丁建龍又給他湊了200多元路費,送他坐上回家的班車。
“大冷天,多虧了你們幫忙,不然我連命都丟了,太謝謝你們了!”臨走時,張永貴熱淚盈眶,不停致謝。
■有人提供工作,可他卻不知去向
本以為張永貴的過年回家路到此可以圓滿畫上句號了,沒想到事情又發生轉折。
2月5日,新消息報微信公眾號報道此事后,張永貴的遭遇引發不少網友同情。“民警和丁建龍同志,給你們點千萬個贊,好人一生平安!”“希望他能把放羊的錢討回來!”……微信發出后,不少人留言感謝民警和丁建龍的幫助,也有人為張永貴的遭遇打抱不平。在50多條留言中,讓人更暖心的是網友“彬”的留言:“能留下他的聯系方式嗎?我們企業在青銅峽境內招工人,不需要很高的文化程度,如果智力正常,我可以幫他找一份工作,月薪3000元左右。”
記者第一時間聯系到負責救助張永貴的姚伏派出所民警馬蘇利,試圖聯系張永貴。而此時,在吳忠市經營家庭農場的吳志剛,有感于張永貴的遭遇,想要雇其到自家農場務工,并且撥打姚伏派出所電話聯系到馬蘇利,主動要求到家中找張永貴。“張永貴是去年底出去打工的,這期間他父親搬了家,鄰居也反映沒有看到他回來。”讓吳志剛沒想到的是,他到張永貴家中撲了空。隨后,他又找到在青銅峽市一家醫院做保潔員的張永貴父親,老人也不知道兒子在哪里。
“父親搬了家、換了新工作,張永貴并不知道,如今他不知去向,我們該如何幫他?”據馬蘇利推測,有可能張永貴回家后找不到父親或者他壓根沒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別的地方。
如果您見到張永貴,或者知道有關他的線索,請撥打新消息報熱線電話0951-6024110。讓我們一同伸援手,幫張永貴走出困境。(宋曉意)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網站律師 | 聯系方式
寧夏新聞網(www.frafty.com)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建立鏡像 寧夏日報報業集團 寧夏互聯網新聞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寧夏銀川市興慶區中山南街47號寧夏日報新聞大廈 郵編:750001 新聞熱線:0951-5029811 傳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談:0951-6031787 國務院新聞辦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6412006001號 國家廣電總局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908244號 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新出網證(寧)002號 公安網監備案編號:寧網安備640100002 工信部ICP備案編號:寧ICP備050066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寧B2-20060004 法律顧問:言成律師事務所 鹿璐 電話:13369511100,15109519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