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固原市原州區張易鎮姚磨村村委會主任程廣錦看著村道上停放著的一輛輛小轎車,心里又添了“新愁”:“村里200多戶,幾乎家家都有車,多的都快停不下了。”近年來,我區加快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為農村聚集了財氣、帶來了人氣,助推我區鄉村振興駛上快車道。
“以前村里的壯勞力大多外出打工,開村民大會發愁,稀稀拉拉就來幾個人。現今不一樣了,村民關心村里的事,一開會就來一屋子的人。”程廣錦說,現在村部門前的廣場熱鬧的很,光平常來跳舞的就多達上百人。姚磨村的變化,得益于我區四好公路建設。2008年,自治區交通運輸廳與原州區交通局將柏油路修到了村口。路通了,村民的觀念也變了。外出務工者不僅紛紛返鄉創業,還吸引周邊鄉鎮的村民來打工。村民馬永剛曾在煙臺一家企業打工,返鄉后在家門口種植蔬菜,一年下來的收入比打工還多掙得。他說:“以前山村交通閉塞,外出打工拋家舍業。現在村里大街小巷都是柏油路,硬化路通到了每家每戶門口。村里紅花綠樹,干干凈凈,跟城里的社區一個樣。”
近年來,我區農村公路建設的飛速發展,暢通了鄉村“致富路”,農村面貌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隆德縣陳靳鄉新和村依托公路+旅游,走出鄉村振興路。這個遠近聞名的“馬社火之鄉”,通過社火表演、冰上運動、山中攀巖等一系列旅游活動,點燃了冬日鄉村。馬社火主創人之一翟士剛對記者說:“過去因為道路不好、信息閉塞,外界對馬社火知曉的人很少。如今柏油路修到了家門口,我們的演出檔期都排到3月1日了!”
2017年,大學生張圓圓放棄在杭州月收入6000元的工作,返鄉在新和村創辦了旅游公司。“當初就是看中了家鄉交通方便,發展自駕游潛力巨大。”張圓圓說,她的旅游公司去年共接待游客6萬人次,為村民帶來人均650元收入。(記者 趙磊 裴云云)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網站律師 | 聯系方式
寧夏新聞網(www.frafty.com)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建立鏡像 寧夏日報報業集團 寧夏互聯網新聞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寧夏銀川市興慶區中山南街47號寧夏日報新聞大廈 郵編:750001 新聞熱線:0951-5029811 傳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談:0951-6031787 國務院新聞辦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6412006001號 國家廣電總局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908244號 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新出網證(寧)002號 公安網監備案編號:寧網安備640100002 工信部ICP備案編號:寧ICP備050066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寧B2-20060004 法律顧問:言成律師事務所 鹿璐 電話:13369511100,15109519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