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市通過創新扶貧機制,實施金融扶貧、“扶貧保”、扶貧招商引資、水利扶貧、人才和科技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就業扶貧、旅游扶貧、文化扶貧、智慧城市+扶貧、電商扶貧、精神扶貧等十三項專項行動計劃,采取“一區一策、一村一策”等扶貧辦法,精準施策,打造脫貧攻堅示范市。
8216人今年將脫貧
“全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6個縣(市)區、31個部門,制定脫貧攻堅任務清單,今年全年實施35項扶貧產業項目,覆蓋所有貧困村。”銀川市扶貧辦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實施十三項專項行動計劃,激活移民地區資源利用形式、資金使用方向、移民融入生產角色,整合移民現有資源,盤活各種資源要素,通過“資金變股金”來放大資金使用效益,增加村集體和移民收入,鞏固扶貧成果。
“今年銀川市將實現1個貧困村脫貧摘帽、8216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銷號的目標。”該負責人介紹,截至今年9月,銀川市有建檔立卡貧困群眾4249戶19521人,貧困發生率為3.67%。截至今年上半年,移民地區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達4376元,同比增長10.9%,年底將突破萬元大關。
實施6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在推進水利扶貧中,銀川市以36個貧困村的水利建設為主,推動水利扶貧開發工作,實施貧困村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和灌溉工程。采取新建、擴建、配套、改造、聯網以及開展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加快水質檢測能力建設及水廠信息化建設等措施,實施月牙湖、馬家灘等6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消除農村飲水存在的盲點、難點和農業灌溉用水難等問題。
而在推進移民就業扶貧工作中,實施“青春護苗”、“巾幗脫貧”兩項工程,形成多方聯動的教育扶貧格局。大力培育勞務中介公司,同時,推進人才扶貧,培養選拔一大批能帶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帶頭人。
3個村實施旅游扶貧
銀川沿山沿河旅游具有資源優勢,銀川市創新思路實施旅游扶貧。發揮依托濱河新區、閩寧鎮特色街區、葡萄觀光種植長廊、西部影城核心景點,帶動周邊群眾脫貧致富。同時,打造一批休閑旅游小村落,扶持發展一批農家小廚房,在3個貧困村實施旅游扶貧整村推進項目,并幫助移民群眾參與旅游產業,為當地貧困農戶創造更多創業就業機會。
精神扶貧是精準扶貧不可或缺的內容。銀川市加強農村民主法制、社會公德、家庭美德教育,積極開展和諧家庭、和諧村組創建活動等。
救助605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人員
與此同時,推進健康扶貧,落實貧困人口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個人繳費補(資)助政策,實現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全覆蓋。加大醫療救助力度,對已經確定的605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救治對象開展集中診治、康復治療,建立專門檔案并定期回訪,全面開展重特大疾病救助,確保脫貧人員生活正常健康。
推進教育扶貧
教育扶貧是銀川市推進精準扶貧的一個重點,“以促進貧困地區教育公平為導向,以改善貧困地區基本辦學條件為重點,努力提高全市貧困地區教育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市教育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全年將完成3500名職業教育招生及就學計劃,面向社會完成2000人次的職業技能培訓任務。(記者 姬恒飛)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網站律師 | 聯系方式
寧夏新聞網(www.frafty.com)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建立鏡像 寧夏日報報業集團 寧夏互聯網新聞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寧夏銀川市興慶區中山南街47號寧夏日報新聞大廈 郵編:750001 新聞熱線:0951-5029811 傳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談:0951-6031787 國務院新聞辦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6412006001號 國家廣電總局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908244號 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新出網證(寧)002號 公安網監備案編號:寧網安備640100002 工信部ICP備案編號:寧ICP備050066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寧B2-20060004 法律顧問:言成律師事務所 鹿璐 電話:13369511100,15109519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