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吹盡舊庭柯,
黃葉丹楓客里過。
一點禪燈半輪月,
今宵寒較昨宵多。
11月7日6點19分49秒
立冬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講:“冬,終也,萬物收藏也。”也就是說,隨著“立冬”的到來,萬物將由春生、夏長、秋收進入冬藏階段。在古代社會,“立冬”不僅僅是一個重要的節氣,還是一個重大的節日。
“立冬”有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第一候,水開始要結冰了;第二候,大地就要進入凍結的狀態;三候,野雞等這些鳥類,古人認為都變成了海邊的蛤蜊。
《呂氏春秋·孟冬》中記載:“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謁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齋。立冬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還,乃賞死事,恤孤寡。”讀古典文獻記載,就會看到古人把冬季作為一個很重要的閉藏、收獲、收官的季節。
最為關鍵的就是情志、精神要保持在一種守的狀態、閉的狀態、藏的狀態,向大自然學習,向靈性的動物學習,來守好精氣神,待來年的春日,來生發。所以“立冬”的時候,從辯證法來講,這也是陽氣準備萌生的時候,而要讓春天的陽氣非常“在狀態”地萌生,冬天就一定要做好閉藏的工作。(選自《郭文斌說二十四節氣》)
#寧聚正能量 #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持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