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是唱響“經濟光明論”的重要助力。
開放環境要再優化,要加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力度,取消制造業外資準入限制,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破除地方保護、市場分割和外資準入隱性壁壘,營造自由便利、規范透明的外資外貿環境,吸引更多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向寧夏聚集。
開放主體要再擴容,要實施開放型經濟主體壯大計劃,制定外貿外資企業培育目錄和產業指導目錄,鼓勵企業擴投資、延產業、拓市場,大力發展進出口業務。圍繞“六新六特六優”產業,探索培育開放型經濟新模式、新路徑、新業態。加大外企外資招引力度,引進一批龍頭企業、鏈主企業和戰略投資者。
開放通道要再拓展,要進一步暢通陸地通道、拓展空中航線、提效通關港口,加密開行西向中亞、北向俄羅斯、南向西部陸海新通道、東向天津港的貨運班列,提升貫通東西、接連南北的陸、海、空、網“四位一體”大通道運載能力。搶抓國家“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機遇,讓“走出去”的大通道更寬廣、“引進來”的強磁場更有力。
開放能級要再提升,充分用好中阿博覽會、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等平臺,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全方位強化產業產能、科技研發、衛生健康、綠色環保、水源共濟等合作。積極搶訂單、拓市場,發展航空經濟、跨境電商、海外倉、服務貿易等新業態新模式。在全面開放發展中提升項目協作、產業承接和經濟競爭能力,推動寧夏成為國內產業鏈節點和國家戰略腹地建設布局區域,成為“一帶一路”建設有突出經濟輻射力和社會影響力的重要一極。(自治區政府研究室 杭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