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區生態環境系統將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這次全會精神,牢牢把握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的戰略要求,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完善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體制機制,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構建生態大保護大協同格局,促進生態保護再上新臺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讓塞上江南越來越秀美。”9月20日,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平學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平學智介紹,生態文明建設是長期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統籌多維度、多層次、多領域,全面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堅守“一河三山”基準線,通過完善生態文明基礎體制、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持續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堅持以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根本,通過深入推進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持續強化黃河生態保護、加快土壤污染源頭管控、加強危險廢物環境監管,高標準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主動服務自治區經濟社會大局,強化環評保障服務、加強項目謀劃和建設,促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依法打擊破壞生態環境違法行為,通過大力推進環保督察和黃河警示片問題整改、持續推進各類督查檢查問題整改、加強生態環境執法監管,堅決整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
平學智表示,要壓緊壓實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主體責任,主動擔當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牽頭抓總職責。構建生態文明建設制度框架,建立健全生態文明監測、監督、執法等制度體系,用最嚴格的制度保護好生態環境。健全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體系,健全污染綜合治理機制,深入推進排污權改革和碳排放權改革,推進多污染物協同治理。探索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方式,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推進跨省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完善綠色低碳發展機制,實施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標準體系,加快推進綠色低碳發展。通過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健全綠色消費激勵機制,完善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推動資源節約利用,走綠色循環高質量發展的路子。(寧夏日報記者 楊嘉琪 馬賽爾 文/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