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記者從青銅峽市自然資源局獲悉,今年,青銅峽市“三北”工程林草濕荒修復項目已全面開工。
當天清晨,在2024年“三北”工程林草濕荒一體化保護修復項目中幼林撫育現場,身著橙色工服的養護隊隊員操作著5米長的高枝鋸修剪樹木,鋸齒飛旋間,一根根多余的樹枝應聲落下,成排修葺一新的林木列隊延伸向遠方。不遠處,另一組養護隊員忙碌地進行后續的修枝撫育工作。他們手持刷子,蘸上封口漆涂抹在修剪后的枝干斷口處,這層“創可貼”既能鎖住樹木水分,又能筑起抵御病蟲害的防線。“截至目前,中幼林修枝撫育工作已完成80%,通過修枝撫育,緩解項目區內林相不整齊、長勢弱的問題。3月底,1.43萬畝中幼林撫育工作將全部完成。”青銅峽市自然資源局林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任包樹昆說。
距此20多公里外的三道湖濕地保護區,則是另一番火熱景象。2024年“三北”工程林草濕荒一體化保護修復項目十一標段施工現場,20臺挖掘機、裝載機等大型機械轟鳴作響,在濕地中穿梭,按照1.2米的設計深度精準清淤。挖掘機的長臂伸入水中,將沉積的淤泥挖起,裝載機則迅速將淤泥運至指定堆放點,整個作業流程井然有序。該標段項目負責人尚宗磊站在一旁緊盯工程進展,“這個標段于2月18日開工,目前,已完成四分之三的工程量。按照當前進度,再有3天就能完成全部清淤任務”。
此次退化濕地修復工程涉及多個區域,除了三道湖,還有黃甲地濕地、樹新林場大古鐵路北側濕地,計劃完成湖底清淤25萬立方米。清淤完成后,濕地的水系將更加暢通,生態環境也將得到進一步改善,從而構筑起良性循環的濕地生態系統,提高濕地生態穩定性。(寧夏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見習記者 李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