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在彭陽縣城陽鄉楊坪村,記者沿著村里的硬化路直接走到了果農楊梓俊的紅梅杏園。楊梓俊說,這條路是專門為方便杏農種植、運輸紅梅杏而修建。彭陽縣持續加大紅梅杏產業的基礎設施配套,硬化路、滴灌路、景觀路三路并進,打通紅梅杏的產路、銷路,鋪就鄉村振興之路、農民增收之路。
楊坪村種植紅梅杏已有20多年,過去通向楊梓俊家杏園的是條土路。“平時最怕下雨,一下雨,土路變泥路,車輛根本進不了園內,紅梅杏無法運出來?!睏铊骺≌f。為了促進紅梅杏產業發展,彭陽縣加大農村道路的建設?!?019年,彭陽縣專門修了一條硬化路,不光方便了楊梓俊家,也方便了其他20多戶村民?!睏钇捍宕逦瘯魅螚铊魅收f。
在城陽鄉楊塬村歐洼隊,紅梅杏種植大戶常芳正在給周邊散戶預估產量,幫助他們統一銷售。今年,常芳及周邊種植戶的紅梅杏大豐收,常芳把功勞歸于新修的水泥路和實施的節水灌溉項目。多年前,常芳承包村里撂荒的土地大面積種植紅梅杏,可是灌溉成了最大的難題。常芳只有一輛儲水車,車輛馬不停蹄地跑一天也只能灌溉幾畝地。2020年,彭陽縣專門為常芳等種植大戶鋪設了灌溉路并安裝了滴灌設施?,F在常芳只需給泵站打一個電話,滿園子的紅梅杏即可“解渴”。
“今天上午,園子里的景觀步道通過了驗收。”孟塬鄉草灘村紅梅杏種植示范園負責人虎俊隆說。退休后,虎俊隆回到草灘村種起了紅梅杏,并把紅梅杏園打造成了彭陽縣精細化培育示范園。該杏園旁是中央紅軍曾過境彭陽宿營地舊址,今年,彭陽縣著力把其打造成紅軍長征生活體驗園、國防教育園。為了加快推進農文旅深度融合,彭陽縣專門鋪設一條景觀步道把紅色旅游區和紅梅杏杏園連通。
紅梅杏是彭陽縣“五特”產業之一。近年來,彭陽縣把林業生態建設與鄉村振興及發展全域旅游產業有機結合,用政策配套吸引農戶積極參與,制定產業扶持政策,全產業鏈布局發展,鋪好種植路、產業路、旅游路,持續打通特色農產品“出村路”。截至目前,該縣等級公路總里程達到3204.96公里, 156個行政村全部通硬化路,20戶以上具備條件的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775個自然村實現道路硬化或砂化目標。全縣600余畝紅梅杏實現農業節水灌溉,通過農業灌溉精準節水,將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由2005年的0.5提高到0.75。(見習記者 常寬 實習生 馬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