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寧夏在職業技能培訓領域創新推出的“標準化推動告知承諾制改革實踐”舉措,被國務院減輕企業負擔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列入2024年“強化企業服務、提升減負成效”典型案例。
隨著經濟結構轉型升級,職業技能培訓需求隨之攀升,但同時辦學許可取證難、市場秩序混亂等問題成為培訓市場治理的頑疾。為此,寧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首創性地發布《培訓機構設置標準》《“告知承諾制”辦理流程標準》《職業技能培訓服務規范》等地方標準,探索出一條標準化治理的新路徑,構建起法治化、規范化、標準化的治理模式。
在辦學條件標準化方面,我區依據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等,對177個常用職業(工種)的師資、場地、設備等7個方面進行量化要求,全面公開辦學指標,為市場主體提供辦學指引,有效破除市場準入壁壘。
在辦事流程標準化方面,構建起全流程辦事標準化體系,涵蓋告知、承諾、審批、監管各環節。改革前,審批流程煩瑣,如今窗口一站式服務40分鐘即可領證。同時,申請材料從7項精簡為1項制式《承諾書》,極大提升了市場主體的辦事體驗,也提高了監管效率。
在機構服務標準化方面,通過《職業技能培訓服務規范》從源頭治理培訓市場,明確培訓機構服務學員的全過程規范,全方位保障群眾權益,提升培訓行業形象。
“一次辦妥、現場發證,評價改革做到事前詳細告知、形式審查當日辦結,事中事后監管嚴謹,全程服務優質高效。”寧夏塞上榮程消防職業技能培訓學校負責人趙茹說,標準化“告知承諾制”改革讓辦事更加便捷。(記者 馬照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