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服務人口多,工作人員數量少,工作捉襟見肘,基層服務跟不上,是目前基層治理的短板和弱項?!弊灾螀^人大代表李雪燕說,她所在轄區面積27.56平方公里,人口約23萬人,隨著城市建設南移,預計未來五年將突破30萬人,而街道現有編制人員僅29人。
針對當前基層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少,服務保障能力不足的問題,李雪燕建議:
建立統一的數字治理平臺,推動街道社區數字化建設,幫助社區優化工作模式、提升工作效能。做到數據多個來源、一個出口,實現點對點、不間斷、滾動式動態管理和數據及時更新,促進數據更加準確、更具實效,為基層工作人員卸下填報海量表格的重負,使得社區工作人員有精力更精準服務群眾。
從自治區層面出臺政策規定,根據服務人口和工作量,強化基層醫療、教育、治安等機構建設。可探索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增加醫護人員和警務力量,確保街道社區工作力量與轄區人口增長和居民不斷增加的需求相匹配。
打破行政區劃壁壘,建立“省級統籌、市域調控、縣級使用”的編制動態周轉池,在自治區統籌的基礎上,強化市級管理、縣區使用,逐年按比例收回人口凈流出縣區退休人員編制,劃轉補充至人口凈流入較多的縣區,實現人員編制配比的動態平衡。(寧夏日報記者 智慧 王鼎 文/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