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社區食堂智慧化、信息化建設,銀川市民政局為三區社區食堂安裝首批智慧刷臉結算終端40臺。4月15日,金鳳區清水灣社區食堂的設備安裝調試完畢。
4月16日11時40分,正值就餐高峰期,老年人、學生、上班族陸續走進清水灣社區食堂,69歲的康麗挑選完喜歡的菜品,發現忘記帶就餐卡。“師傅,我沒帶就餐卡,也不會用微信付款,用現金支付可以嗎?”康麗排在隊伍最前面,怕耽誤其他人就餐,不好意思地問。銀川市養老服務指導中心的工作人員張翔正在為智慧刷臉結算終端搭建智慧養老信息平臺,他說:“這幾天將你們的信息錄入到平臺,配套社區食堂智慧終端,您以后就餐不用帶餐卡,只需將臉對準攝像頭,識別成功后,就可以刷臉支付。”
在智慧養老信息平臺上,除了配備人臉識別系統,方便老年人快捷結算,提高就餐效率,還可記錄菜品管理、配餐管理、排餐管理等信息,確保社區食堂食材安全。張翔介紹,該平臺啟用后,食堂經營人員再也不用依靠人工核算,通過大數據分析判斷,可識別老年人年齡、家庭經濟情況等,對特殊群體的優惠就餐政策可實現精準兌現。
“銀川市的社區食堂目前存在管理服務能力及智慧化不足的問題,管理流程不規范,影響服務質量。”銀川市民政局養老科負責人介紹,銀川市申報自治區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投入300萬元建設智慧養老信息平臺,開發老年助餐模塊和App小程序,累計錄入老年基礎數據26萬條,配套社區食堂智慧刷臉結算設備,可實現網上點餐配餐功能。通過大數據管理平臺、硬件監控設備,實現人員行為分析、實時信息展示與環境監控等。此外,依托銀川市智慧養老信息平臺,可結合互聯網技術打造智慧助餐平臺,提供在線訂餐、營養分析、健康管理等服務。(寧夏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記者 裴艷 李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