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訪談】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關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黨的二十大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決策部署,為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陳雍代表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要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與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和考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起來,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加快建設鄉村全面振興樣板區,奮力譜寫寧夏“三農”工作新篇章。
一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釋放鄉村振興產業之能。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寧夏時強調,要加快建立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讓寧夏更多特色農產品走向市場。寧夏將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推進農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聚焦發展葡萄酒、枸杞、牛奶、肉牛、灘羊、冷涼蔬菜“六特”產業和建立現代農業“三個體系”,全面夯實糧食安全基礎,持續推動農業發展從粗放量小向集約規模轉變、從“提籃小賣”向現代商貿物流轉變、從農民“各自為戰”向形成緊密相連的利益共同體轉變、從單一種植養殖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轉變,把傳統農業產業轉型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拓寬農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二要以推進多元人力資本開發為重點,匯聚鄉村振興人才之力。人才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寧夏是西部欠發達省區,人才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短板。我們將著眼多元化推進農業農村人力資本開發,大力實施人才培養、引進、活力、暖心工程,著力培養農業農村生產經營、農村二三產業發展、鄉村建設、鄉村公共服務、鄉村治理、農業農村科技等各類人才,促進各路人才“上山下鄉”投身鄉村振興,讓他們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顯身手,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產業匯聚的良性循環。
三要以弘揚正氣推進鄉風文明為抓手,鑄就鄉村振興文化之魂。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錢袋”鼓起來的同時,“腦袋”更要富起來。我們將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深入實施文明素養提升行動,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建設,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發展鄉村文化產業,持續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大力推進移風易俗提質增效,塑造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讓文明新風吹遍鄉村大地、優秀鄉村文化傳承發展,農民精神面貌和鄉村文明不斷煥發新氣象。
四要以建設宜居宜業美麗家園為引領,彰顯鄉村振興生態之美。近年來,寧夏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鄉村建設擺在美麗新寧夏建設的重要位置,加大鄉村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天更藍了、山更綠了、水更清了。下一步,我們將堅持把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一體設計、一體推進,聚焦建設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科學規劃鄉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實現產業興、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打造塞上鄉村樂園,繪就塞上“富春山居圖”。
五要以構建現代鄉村治理體系為方向,筑牢鄉村振興組織之基。寧夏作為全國首個整省域鄉村治理示范區,近年來圍繞在全國率先推進全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全面實施基層黨組織建設、平安鄉村建設、村級民主自治等七個能力提升行動,不斷推動治理重心下移、資源下沉、服務下延。我們將堅定不移加強黨的建設,以基層黨組織建設提質增效為牽引,持續抓好農村“兩個帶頭人”工程,深入開展鄉村治理示范區創建,在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數字支撐的現代鄉村治理機制上下功夫,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上用氣力,把基層黨組織建成堅強堡壘,把有效治理落到千家萬戶。
六要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為前提,走好鄉村振興共富之路。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我們將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的前提下,著力促進農民特別是脫貧群眾收入持續穩定增長,大力發展富民產業、加快農民創業就業穩步增收,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培育聯農帶農的新型經營主體帶動增收,深化農村改革、加大各類扶持政策擴大增收,扎實推進共同富裕,不斷實現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記者 王建宏 張文攀)
留 言 板
{{ item.commentUser }}{{ item.createDate | formatDate2 }}
{{ item.commentCont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