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沙對望,綠草輕覆,塞上江南越來越美了。從六盤山下村落,到黃河岸邊人家,美麗新寧夏的畫卷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
如何書寫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寧夏答卷?
黃河岸邊人家的講述,與會黨代表的建議,都聚焦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引領,加快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黃河吳忠市利通區古城灣砌護段。(資料圖片)記者 黨碩 攝
■ 講述
利通區古城鎮黨家河灣村黨支部副書記朱剛:
黃河的故事,也是村子的故事
過去,在我們村,“黃”是黃河兩岸的主色調。因為河岸缺少固沙的植被,河水流過時泥沙俱下。
改變,發生在近十年間。過去開門見沙,如今推門見綠,我見證了身邊的變化。身為河長,每次巡河我都感慨:以前河岸地表裸露,大風輕易就把沙子吹起來,從窗戶縫里鉆進屋,屋子里、板凳上都是一層灰。這些年栽樹種草,科學修復,把岸邊的沙子固定住了。河灘地經過生態治理,沿岸的綠色越來越多。
生態環境好了,也為村莊的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會。以前,我們這個沒啥人來的村子,如今沿河岸建起了棧道、自行車道,吸引游客前來休閑觀光。特別是夏天,在河邊吹著涼風,散步賞花,幸福感滿滿。如今,已經有村民改造了自家房屋,辦起民宿,帶旺了人氣,也激發了周圍村民發展產業的熱情。等到明年,鄉村旅游就會成為村里產業發展的新亮點。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想起河灘地的舊面貌,再看看如今河岸邊的好風光,更讓人想要保護好母親河,建設好我們的美麗家園。我期待,在生態治理和后續保護上繼續用力,讓鄉村的未來更美好。
■ 黨代表談生態文明
寧夏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進生態優先戰略,以呵護黃河安瀾為根本任務,堅持綠色發展,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全面提升資源生態系統穩定性和生態服務功能,堅持全地域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全領域推動綠色發展轉型,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記者:當前,寧夏加快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吳忠市圍繞“建設綠色發展先行市”有哪些具體舉措?
黨的二十大代表、吳忠市委書記徐耀:吳忠市突出“建設綠色發展先行市”定位,統籌生態生產生活布局。堅持防汛控導,保障黃河安瀾,完善城市排澇工程;堅持生態優先,加強羅山、哈巴湖等地自然生態修復;堅持系統治理,縱深推進污染防治;堅持優化布局,加速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實現能源低碳綠色轉型發展;堅持保護傳承,深入挖掘黃河文化。做好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文章,努力讓山更綠、林更茂、水更清,以高質量發展的綠色作為吳忠最厚實、最亮麗的底色,走穩走實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記者:您多次參加吳忠市“保護母親河,你我同參與”志愿服務系列活動,在您看來,今后應當如何更好地發動志愿者乃至全社會的力量,踐行生態文明理念,更好地呵護黃河?
黨的二十大代表、吳忠市利通區金星鎮王蘭花熱心小組慈善協會黨支部書記王蘭花:吳忠市圍繞黃河生態環境保護、傳承黃河文化等主題,開展系列志愿服務活動。在活動中,我們組織志愿者對河道、周邊巷道的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清理,并發放倡議書,用實際行動保護黃河。平日里,我們“五朵金花”宣講團還深入農村、社區、機關、學校、企業,開展主題宣講活動。建議繼續加大宣傳力度,引導群眾加強自覺保護黃河生態環境意識。同時,吸納更多專業人員加入保護黃河志愿服務隊伍中,以更專業的力量保護好母親河,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貢獻力量。
記者:作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固原市交出了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答卷。立足本職工作,對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您有哪些建議?
黨的二十大代表、固原市第二中學教師張小玲:在固原市工作和生活,最大的感觸就是綠意越來越濃,一年四季的景觀層次越來越豐富。現在,來六盤山地區的游客多了,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群眾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有了更深刻認識。
建議進一步加大生態文明教育力度,化育人心、潤物無聲,根據各學段學生特點,制定培養模式,把生態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過程,在青少年心中根植生態文明的種子。(記者 毛雪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