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興慶區公布2025年民生“十心”實事,涵蓋教育、醫療、就業、住房、宜居、文化等方面。
交通暢行“順心”實事 對轄區支路及小街巷路面、道牙、樹框、污水井、雨水井等進行維護改造,守護群眾“腳下安全”。對月牙湖鄉、通貴鄉6條村莊巷道、生產路進行路面硬化改造。
幸福宜居“舒心”實事 對康華社區、八一社區等基礎配套設施較差的社區陣地進行維修改造。對永豐巷、文藝巷等15條路段實施排水管網改造,對彰武巷等6條路段實施雨水及污水管網改造,進一步提升排水能力、完善城市排水防澇體系。打造特色街巷5條。建設和美鄉村3個。
休閑健身“悅心”實事 實施村級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提檔升級和乒乓球、籃球進小區項目。推進紅花渠健身步道建設,配套兒童活動場地、健身路徑等文體活動設施。
富民增收“穩心”實事 提升創業帶動就業水平,培育創業實體500個以上,創造新崗位850個以上,創業帶動就業2000人以上,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500萬元以上。爭取城鎮公益性崗位指標100個,專門用于兜底安置就業困難人員;為3000名就業困難靈活就業人員申請發放靈活就業社保補貼。
優質教育“連心”實事 打造高品質領航幼兒園10所,創建銀川市級以上示范園20所,全面提升轄區學前教育優質資源。實施校園基礎設施提升改造工程,對10所中小學校園進行操場改造、路面硬化、水暖維修等基礎設施維修改造,對9所幼兒園操場、管網、主樓等設施進行維修維護。加快教育數字化轉型,改善和提升學校教育數字化基礎條件,推進實施教育數字化項目7個,促進城鄉優質教育資源普惠共享。
看病就醫“安心”實事 建設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中醫閣3個,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優化調整大新衛生院、塔橋社區衛生服務站、銀古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范圍,促進醫療服務更加科學便利。為50名以上興慶區戶籍的精神分裂癥患者提供長效針劑免費治療。
文化惠民“潤心”實事 打造小閱書房2個,新增配紙質書籍2000冊,進一步豐富電子圖書、有聲讀物等數字資源。開展“湖城之夏”“四送六進”“送戲下鄉”等文化惠民活動160場次。
社會保障“暖心”實事 為50名“兩癌”患者及其他困境婦女提供救助和關愛幫扶。為240戶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實施無障礙改造。為300名家庭經濟困難的在校大學生、高中生、初中生、小學生提供助學金、大病救助、實現“微心愿”等幫助。
老幼養育“貼心”實事 為符合規定的80周歲以上老年人發放高齡津貼。為300名60周歲及以上的城鄉低保失能老年人和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發放養老服務補貼和護理補貼。開展智慧醫保便民服務體系建設,推行“新生兒醫保落地辦”服務。新增托育機構10個。
住房保障“遂心”實事 改造老舊小區34個。更新改造住宅小區老舊電梯200部以上。(記者 肖夢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