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海原縣持續優化、調整政策措施,創建了海原司機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就業帶動能力的勞務品牌,高質量打造“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強化重點群體就業支持,讓老百姓端穩就業“飯碗”。
就業,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百姓福祉。為滿足多樣化就業需求,海原縣精準發力,籌措408萬元專項資金,在海原四季鮮農產品綜合批發市場打造零工市場1家,在高崖鄉、七營鎮、西安鎮、樹臺鄉、曹洼鄉、海城街道打造6家零工驛站。零工市場根據務工人員和用工者需求,提供洽談合作、醫療應急、政策咨詢、信息對接、矛盾調解等功能于一體的“一條龍”“全方位”服務。
據海原縣零工市場負責人王永玲介紹,截至目前,已累計提供政策咨詢2萬余人次,成功轉移就業5000余人,有效解決了零工就業和市場主體靈活用工問題,也為群眾日常生活服務提供了便利。
海原縣把勞務經紀人隊伍建設作為推動就業的重要力量,組織200名公共就業服務人員開展業務培訓,廣泛宣傳就業政策,吸引眾多人員投身勞務行業。目前,已培育勞務經紀人995名,并扶持建立了13個駐外勞務服務中心,覆蓋江西、福建、內蒙古、廣東、新疆等地,組織帶動就業3萬余人。
“我做勞務經紀人5年了,在海原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總共帶領了2000多名群眾外出務工,主要去廈門電子廠做手機、電腦配件的組裝,每人每月收入都在6000元左右。”海原駐廈門勞務工作站副站長馮正君說。
除此之外,海原縣還針對勞動力市場需求,精準摸排培訓需求,積極對接用工市場,開展“海原司機”勞務品牌培訓,通過久安駕校、正豐駕校等培訓機構,培訓5340人,壯大了海原“貨運大軍”,使其足跡遍布全國各地。同時,為幫扶城鎮長期失業人員和農村剩余勞動力,統籌提供公益招聘、技能培訓、創業扶持等公共就業服務,充分發揮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作用,共安置城鄉公益性崗位735人。
據統計,截至2024年11月底,全縣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人員10.91萬人,創收20.89億元,全縣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全媒體記者 馬彥軍 劉立濤 范本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