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參加廚師培訓前,由于沒有技能,找工作比較難,只能在附近打零工。”海原縣七營鎮馬堡村村民撒芙蓉說,前不久她培訓合格后經培訓機構推薦,在七營二小食堂做飯,收入也更穩定了。
今年入冬以來,海原縣利用農閑空檔期,將開展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作為促進就業的主要抓手之一,采取“訂單式、定向式、定崗式”方式,積極組織培訓機構到鄉鎮(街道)、村部(社區)送訓上門,讓培訓對象在家門口就能學到技能,端上“技術飯碗”。培訓期間,圍繞中式烹飪、家政服務、養老護理等領域開展職業技能培訓10期489人,其中,“廚師、烹飪”成為農閑培訓的熱門選擇。培訓機構組織專業教師進行烹飪理論與實操技能的傳授,學員們積極參與,紛紛表示受益匪淺,通過培訓不僅學到了烹飪技能,還拓寬了就業渠道。
“今年拿到大貨車駕照后,通過貼息貸款購置了一輛大貨車,現在專門跑煤炭運輸,旺季時每月能賺一萬五千元。”史店鄉田拐村脫貧勞動力田亮說。
為進一步滿足海原縣有就業意愿的就業重點群體就業創業需求,助力廣大群眾實現穩定就業增收,今年以來,海原縣累計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11867人,其中貨運司機5750人、中式烹飪師1550人。全縣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人員10.91萬人,創收20.89億元。(全媒體記者 馬彥軍 劉立濤 范本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