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海原縣緊盯城鄉建設短板弱項,持續發力攻堅,通過新建電動汽車充電樁、開展道路亮化工程、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等措施,推動城鄉面貌增“顏值”、提“氣質”、豐“內涵”,描繪出一幅幅潔凈亮麗、宜居宜業、文明和美的城鄉協調發展新畫卷。
2024年10月底建成通車的興盛街是連通縣城東城路和北坪路的一條街道,雖然不足500米,但進一步暢通了城市微循環,緩解了交通壓力,為市民出行帶來了便利。
海原縣出租車司機馬佐福告訴記者,興盛街修通后,從海原縣汽車站上車的客人不用再繞遠路,節省了乘車時間,非常方便。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道路亮化工程也是滿足群眾需求的民生工程。海城街道文聯社區楊家溝道路兩側安裝的42盞太陽能路燈,保障了周邊學生及楊家溝300余戶1200余位村民的夜間出行安全,把“光”照進了群眾心坎里,架起了黨和群眾的“連心橋”。
今年,海原縣為切實解決新能源汽車充電難問題,將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項目納入2024年為民辦實事項目推進。目前,新建牌路山、海原汽車站、海興汽車站3處電動汽車充電點,安裝充電樁17座34槍,有效填補了全縣新能源汽車充電點空白,助力市民綠色出行。“充電樁都設置在交通比較便利的地方,停車是免費的,非常便利,充電速度也非常快。”市民張嘯峰說。
城市面貌在更新,農村環境也在改變。走進高崖鄉三分灣村,鄉村道路平整通暢,農家小院干凈整潔,鄰里之間和睦融洽。高崖鄉三分灣村村民王有國說:“以前村里的路面比較窄,道路兩邊不平整,雜草比較多,尤其是遇到下雨天,行人走路極其不方便。現在道路硬化以后,環境變好了,出行也方便了,走在路上心情特別好。”
三分灣村的蝶變只是海原縣實施農村環境整治的一個縮影。今年,該縣打造李旺鎮韓府村、海城鎮水洼村等10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主要建設內容包括環境整治、巷道硬化翻新、主次干道兩側整治改造、綠化種植、整治村莊臟亂場地,進一步完善村莊基礎設施,改善村容村貌,提升鄉村生產生活環境,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全媒體記者 馬彥軍 劉立濤 范本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