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漫步在平羅縣姚伏鎮燈塔新村的小路上,一期和二期新建的房屋整齊排列,白墻黑瓦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村內道路干凈整潔,路旁種植的耐寒樹木,讓村莊顯得富有活力。這一切,讓生活在這里的村民感到舒適愜意。
看著眼前美麗的農村新畫卷,姚伏鎮燈塔新村黨支部書記毛金鳳陷入了回憶。2013年,她擔任原燈塔村村主任,2020年,憑借著多年的農村工作經驗和村民們的認可支持,毛金鳳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近年來,她親眼見證了燈塔新村翻天覆地的變化,也同村民們一起為此付出了不少努力。
73歲的樊菊英是原燈塔村二隊村民,去年搬進了燈塔新村(一期)建好的100平方米新房里。“以前這里環境差,好多人都搬走了。在毛書記和村“兩委”的帶領下,美麗新農村建成了,大家又搬了回來。此外,村里還對河道進行了清理整治,水生態環境日益改善。修建了文化廣場,村民們夏天也有了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樊菊英告訴記者,她以前都沒想過村里會發生這么大的變化,如今生活質量提升了,幸福感滿滿。
除了建新房、完善基礎設施,燈塔新村還開展了鄉風文明建設。2019年和2022年,毛金鳳前往浙江大學參加培訓。在那里,她學習到了其他村子先進的治理模式和治理理念。
回來后,毛金鳳意識到,鄉村振興不僅是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鄉風文明建設。只有村民的精神世界豐富了、文明程度提升了,燈塔新村才能煥發新活力,成為村民們向往的美好家園。
于是,毛金鳳和村干部開始組織設立“積分超市”,以文明評比為切入點,將環境衛生、移風易俗、文明家風等納入“積分制”管理,每季度開展綜合評比,讓村民參與到鄉村治理中。村民可以憑借自己在移風易俗、文明行為等方面獲得的積分兌換相應的生活用品。
“積分超市”極大地激發了村民參與精神文明建設的積極性。村民孫月香家就是例子。孫月香家中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在村里潛移默化地宣傳和引導下,孩子們結婚時,禮金從原來的高額數目降到了合理范圍,婚禮既簡約又溫馨,受到了村民們的稱贊。“大家總覺得彩禮高有面子,但是我認為,兒女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現在這樣的方式真的很好,大家都輕松。”孫月香說。
去年,燈塔新村還成功舉辦了農民豐收節、農民運動會、“村BA”籃球賽、鄉村音樂節、商貿文化美食節等系列活動,帶動百余家商販和周邊群眾擺攤設點、投資消費,吸引1.2萬人次參與各類活動,燈塔新村旅游品牌建設已初見成效,被評為自治區鄉村旅游重點村。
“作為一名高素質農民,在任期間,我和村‘兩委’班子成員一起帶領大家把村子建設得越來越好,得到了村民們的認可,這就是我最大的驕傲。接下來,我們將重點進行產業謀劃,與寧夏華泰農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種植訂單農業,增加村民收入,壯大村集體經濟。”毛金鳳說。(記者 李文杰 藏偉)
【編輯】:張海燕
【責任編輯】:馬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