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一場倒春寒之后,氣溫轉暖回升。沿著距中衛市二十多公里的蜿蜒的山路,記者來到寧夏中衛市常樂鎮上石棚村,這里村民們正忙著在地里種硒砂瓜。種瓜是這里村民主要的經濟來源。“由于今年春天天氣太冷,種瓜的時間比去年推遲了,這些天村里人才陸續開始種。”瓜農姬華國的愛人對記者說。
近10年來,中衛市大力發展培育發展硒砂瓜產業,如今硒砂瓜已成為寧夏與枸杞齊名的最具有特色的農產品之一,成為中衛乃至寧夏的一張“綠色”名片。由于當地干旱、晝夜溫差大,所以種出的硒砂瓜非常甜,受到各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每年都會有大批的商販慕名而來采購。但種植硒砂瓜并非一件容易事,每畝瓜地需要種植500棵西瓜苗,每個苗都需要農戶用小鏟子在覆滿石頭的地里挖坑種植。據姬華國介紹:“一個苗子成本價0.9元,加上人工、覆膜等費用,一棵苗的實際成本達3元錢。”
由于當地干旱,村中所在地唯一的水源在上石棚溝,溝內有一條小溪,非常清澈。在婦女們忙著種西瓜苗的時候,男人們就抬著水泵來到小溪邊,準備將水抽到塑料桶內,再拉到田間給新種的瓜苗第一次灌水。
拉水不是件容易的事,要大家互相幫忙才可以完成。
如今這里告別了過去用水桶等工具取水的歷史,一臺小小的水泵就可以讓取水的效率大大提高。
農戶把水拉到剛剛種完瓜苗的田間,每一棵瓜苗都要人工一瓢一瓢去澆灌。
剛剛種下的瓜苗,每一棵都要人工一瓢一瓢去澆灌。
澆完水的瓜苗要迅速覆膜。如今,隨著機械化的發展,覆膜已經不需要人工去完成。在覆膜機覆膜的同時還一并壓下滴灌的管子,瓜苗生長所需的水分主要靠滴灌來供給。瓜地的供水是從溝底抽到山頂蓄水池,再從山頂鋪管子引到低處的瓜地里,依靠自然水壓進行澆灌。
覆膜后的瓜地從空中俯瞰,宛如一條條白色的絲帶在山間圍繞。這里也孕育著瓜農一年致富增收的希望。(寧夏新聞網記者 祁瀛濤 文/圖)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網站律師 | 聯系方式
寧夏新聞網(www.frafty.com)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建立鏡像 寧夏日報報業集團 寧夏互聯網新聞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寧夏銀川市興慶區中山南街47號寧夏日報新聞大廈 郵編:750001 新聞熱線:0951-5029811 傳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談:0951-6031787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6412017001 國家廣電總局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908244號 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新出網證(寧)002號 公安網監備案編號:寧網安備640100002 工信部ICP備案編號:寧ICP備050066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寧B2-20060004 法律顧問:言成律師事務所 鹿璐 電話:13369511100,15109519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