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們在雞舍前的陰涼處”納涼”。
春歸塞上,陽光溫煦,處處生機盎然。
3月26日,記者來到寧夏石嘴山平羅縣高莊鄉東風村的千葉青生態雞養殖場,眼前的雞群生機勃勃,似乎也在迎合著春天的節奏。
千葉青生態雞養殖場的負責人閆昕宇今年只有24歲,去年7月才從寧夏大學社會科學系畢業,畢業即創業,是閆昕宇為自己選擇的路。投身生態雞的養殖雖然只有不到一年的時間,閆昕宇卻已在追求品質的道路上摸索出了一套獨有的養殖方法。
“我們的雞從育雛開始就有科學的飲食配方,45天的小雞苗到雞場后,都會戴上一只腳環,直到走上消費者的餐桌都不會脫落。”說話間,閆昕宇走進雞場,頗費了些周折才抓到一只大公雞。閆昕宇說,這只腳環是他養雞路上追求差異化與高品質養殖的最好見證。通過掃描腳環上的二維碼,雞生長每一個階段的體重、羽毛顏色變化及飲食情況等一目了然。“只有讓消費者了解到雞從養殖場到餐桌的每一個環節,才能徹底打消消費者的顧慮,讓大家吃到真正放心的雞 。”
閆昕宇向記者展示成長追溯腳環。
對于自己養殖場產出的雞,閆昕宇十分自信,這源于他極度認真的干事態度和對品質堅定的追求。
閆昕宇的養雞場只有5棚雞舍,雞的存欄量僅2800只左右,雖然規模不大,但設施卻絕對稱得上“高大上”。每棚雞舍的門口,都有一臺300萬像素的云臺球機,雞舍內也有監控設備,每一只雞的飲食起居都被服務器詳細記錄。和一些大型養雞場不同,這里的雞住的不是“樓房”而是“平房”,雞的養殖密度每平米只有3只。“外出溜達,回‘屋’休息都隨雞的心情而定。現在雞場的苜蓿還沒有長起來,等5、6月份的時候,看著雞在綠色的苜蓿地里追琢、進食,那種悠閑的生活狀態看著都讓人羨慕。”閆昕宇說,冬天天冷,他們會在雞舍吊些綠色蔬菜刺激雞們做些“趣味運動”,夏天天熱他們就為雞搭些遮陽網鼓勵雞們外出活動。“雞遵循的就是‘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原始農耕作息。”用閆昕宇的話說,他的雞生活的“很幸福”。
原生態的生長環境,搭配科學的運動體系和膳食體系,閆昕宇養的每一只雞看起來都精神抖擻。今年春節前,雞場第一批試養殖的1000只生態雞僅一周時間就銷售一空。好的口碑就是最好的廣告,春節后,持續的高復購率更堅定了閆昕宇求質不求量的信心。
由玉米、苜蓿粉、枸杞粉、葵花餅等天然作物搭配而成的飼料捧在手中,有一股撲鼻的香味。
第一次搞養殖就取得這樣的成績絕非偶然。雞場養殖的“紅羽王”是從幾十個雞種中選出來的,為了讓成長追溯腳環既不脫落又不傷害到雞,光生產腳環的廠家與材料閆昕宇就考察了6家才最終敲定。
閆昕宇的媽媽是一位醫療工作者,從小就給了他“病從口入”的健康觀念,所以他深知飲食原材料品質的把控對健康的重要意義,并最終選擇了生態雞的養殖。
“要養就要養的和別人不一樣,要做就要做品質最好的。”找農科院的專家咨詢、了解最前沿的農業養殖技術、尋找天然生態的養殖環境……大三大四的寒暑假,閆昕宇通過多方咨詢、調研,寫了一份2萬字的項目策劃書,從雞種的選擇到養殖過程中病害的預防再到創新性的使用“一雞一碼“的成長追溯環,每一個環節他都做了充足的準備。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去年5月,當閆昕宇以一個即將畢業的大學生的身份拿著他的策劃書找到同樣注重苜宿種植品質的寧夏千葉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時,公司負責人被他踏實認真的態度和敢闖敢干的魄力打動,并決定為他提供優質的苜蓿地做為養雞的場所。
如今,通過近一年的摸索,閆昕宇和他的團隊在研究生態雞的養殖方法上又有了更多的經驗與想法。“要想保證雞的品質,就不能擴大養殖規模。我想把這種方法推廣給周邊的百姓,建立定期監督管理機制,帶領村民們共同致富。”閆昕宇說,緩解人們對食材的信任危機,重塑大眾對生鮮肉食的信任,是他做為一名大學畢業生回報社會的一種責任。(記者 徐靜 文/圖)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網站律師 | 聯系方式
寧夏新聞網(www.frafty.com)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建立鏡像 寧夏日報報業集團 寧夏互聯網新聞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寧夏銀川市興慶區中山南街47號寧夏日報新聞大廈 郵編:750001 新聞熱線:0951-5029811 傳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談:0951-6031787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6412017001 國家廣電總局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908244號 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新出網證(寧)002號 公安網監備案編號:寧網安備640100002 工信部ICP備案編號:寧ICP備050066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寧B2-20060004 法律顧問:言成律師事務所 鹿璐 電話:13369511100,15109519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