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上午,在永寧縣閩寧鎮寧夏壹泰牧業的肉牛養殖場內,一頭頭健壯的肉牛在牛棚內或臥或站或漫步欄邊,顯得十分悠閑。
11時許,一輛裝滿飼料的四輪車從遠處駛來,似乎是聽到了“開飯”的鈴聲,肉牛都不約而同將頭從柵欄處伸出來,在食槽邊等待“就餐”。5分鐘不到,飼料車已從200多米長的食槽邊走了一個來回,兩棟牛棚幾百頭牛的“午飯”就送到了。
拖拉機為肉牛添加草料。
開飼料車的是壹泰牧業的員工馬亞林。馬亞林今年36歲,2013年從固原市原州區張易鎮移民搬遷到閩寧鎮原隆村。馬亞林告訴記者,他是原隆村的建檔立卡戶,剛到原隆村時靠外出務工養家糊口,日子過的捉襟見肘。
“剛搬來時我在外面打零工,收入很不穩定。那時孩子還小,媳婦在家照看孩子沒有收入,生活壓力很大。”馬亞林說,“肉牛托管”扶貧模式讓他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寧夏壹泰牧業有限公司養殖的肉牛。
“2015年,我在公司托管了兩頭牛,一年能分4000元,到去年年底,我一共拿到12000元肉牛托管分紅款。”馬亞林說,除了拿到真金白銀的托管分紅,他和妻子還在寧夏壹泰牧業打工掙錢。“以前在老家一年也掙不上一萬元,家里來了親戚才能吃上一頓肉。如今在這里打工收入穩定,吃穿不愁,日子過的就像蜜一樣甜。”馬亞林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和妻子每月工資收入有7000元,加上托管分紅和政府補貼,去年一年他家的存折上有近9萬元的進賬。
馬亞林(左)由一個農民轉型為產業工人。
據寧夏壹泰牧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紅財介紹,“肉牛托管”是閩寧鎮政府探索的一種精準脫貧模式,采取“農戶資金入股+政府資金配套+企業貸款”的模式,在農戶自愿的情況下以每頭牛繳納2000元的托管本金入股,每戶由扶貧辦補助又得到扶貧資金2000元。這樣每戶可托管兩頭肉牛,由企業經營運作,托管以三年為一個周期,半年分紅一次,每次每頭肉牛分紅1000元。“壹泰牧業在2014年與永寧縣政府合作,承擔閩寧鎮及周邊五村1537貧困戶、304戶殘疾戶的精準扶貧任務,采用‘肉牛托管’的形式,為每戶托管肉牛2頭,總計托管肉牛2534頭。”劉紅財說。
寧夏壹泰牧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紅財向記者介紹“肉牛托管”模式。
劉紅財說,肉牛托管模式對于企業和農戶來說是一個雙贏的好模式。截至目前,寧夏壹泰牧業肉牛月存欄達6000余頭,年收入8000萬元,共實行了三批次的肉牛托管分紅,共分紅資金1382萬。“今年,我們計劃和永寧縣扶貧辦一起啟動第二期肉牛托管,在原有基礎上再增加2000戶移民入股,托管期從2018年起到2020年結束,讓原隆村全村移民的生活更有保障。”
新一輪的肉牛托管又要開始了,馬亞林卻沒有再參加托管的打算。他說:“我現在的日子過好了,我想把托管的名額留給更需要的人,讓更多人享受到這個好政策。” (寧夏新聞網記者 徐靜 楊洲/文 楊洲/圖)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網站律師 | 聯系方式
寧夏新聞網(www.frafty.com)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建立鏡像 寧夏日報報業集團 寧夏互聯網新聞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寧夏銀川市興慶區中山南街47號寧夏日報新聞大廈 郵編:750001 新聞熱線:0951-5029811 傳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談:0951-6031787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6412017001 國家廣電總局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908244號 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新出網證(寧)002號 公安網監備案編號:寧網安備640100002 工信部ICP備案編號:寧ICP備050066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寧B2-20060004 法律顧問:言成律師事務所 鹿璐 電話:13369511100,15109519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