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楊麗) 從第一次換人工關節時的害怕手術,到第二次來同心縣人民醫院主動要求換另一側人工關節,同心縣豫海鎮豫園社區72歲的低保戶買英俊有話要說:“手術前腿疼死咧,現在左腿能上樓梯,右腿彎曲也沒啥問題。”
近日,在老伴李永蘭攙扶下,買英俊來到同心縣人民醫院接受術后復查。“恢復良好!”骨科主任馬生福的一句話讓老買頗感輕松。買英俊被關節疼痛折磨多年,近兩年臥床不起。去年在天津等地檢查后,不得不接受關節置換術。因外地醫院手術費用高昂,老人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分別于9月底、11月初分兩次到同心縣人民醫院做了雙膝關節置換術。“醫藥費報銷后個人就花了1.5萬元,這只是外地費用的兩成啊。”老買說。
據了解,同心縣人民醫院服務縣內外人口約50余萬人。2015年12月全縣公立醫院改革以來,該院探索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破除以藥養醫,藥占比、耗材比、管理費用逐步降低。尤其是將醫務人員提供醫療服務的數量、質量、技術難度、醫德醫風、群眾滿意度及控費等核心指標作為績效核算依據進行二次分配,如今全院人員人均年工資較2015年增長32.13%。
“趕考”中,縣人民醫院補齊短板,增設ICU、眼科、耳鼻喉科及康復門診等四個診室,制定人才培養規劃,與解放軍307醫院、泉州市第一醫院、北京市密云區人民醫院等醫院開展對口幫扶,與九三學社寧夏區委開展醫療技術合作。在支援專家指導下,今年該院開展了腹腔鏡膽囊切除及膽總管空腸吻合、乳腺癌及結腸癌等惡性腫瘤的根治術、胸外科開展支氣管擴張肺葉切除等對縣級醫院具有難度的新技術21項,為患者節約醫療費用660余萬元,節約醫保資金440余萬元。通過提升醫療綜合服務水平,轉院率明顯下降,實現患者不出縣能享受到三級醫院專家的服務。
日前,九三學社寧夏區委婦科專家哈春芳為兩名患者實施了粘膜下子宮肌瘤內窺鏡手術。患者家屬表示,他們本來要到銀川做手術,專家到同心坐診為病人和家屬節省了財力、人力和時間,不出遠門就享受到區級醫療服務。據悉,九三學社寧夏區委發揮醫療衛生領域人才、資源優勢,促進優勢醫療資源下沉,對該縣從“醫療技術幫扶、衛生人才培訓、專家定期坐診”3個方面開展精準幫扶。哈春芳介紹,通過專家每周六坐診、手術和帶教,如今同心縣人民醫院婦科團隊已經能夠獨立完成腔鏡下宮外孕等一些婦科多發病的手術治療。
興隆鄉貧困戶田成福患雙眼白內障多年,今年在同心縣人民醫院做了白內障手術,總費用較銀川手術費用節省30%,并且個人自費部分通過縣民政、醫療救助和慈善基金共同承擔,個人不出一分錢。眼科主任杜文章說,隨著新常態下縣人民醫院加強藥事管理,推行耗材二次議價和藥品采購“兩票制”,擠掉了藥品、耗材價格虛高“水分”,降低耗材費用的同時降低了患者就醫成本。
11月26日,豫海鎮豫園社區居民馬再清接受腹腔鏡疝氣修補微創手術3天后出院。外科大夫丁靜波說,得益于福建泉州第一醫院專家李新宇等外科醫療團隊的帶教,同心縣人民醫院今年正式開展腹腔鏡疝氣修補微創手術,這項技術領先于吳忠市各醫療機構。
“圍繞減輕群眾就醫負擔,醫院強化核心指標管理,對住院天數、住院次均費用、藥占比、耗占比、抗生素使用率等一些關鍵指標實施動態管理,強化患者用藥管理,加大處方、病歷合理用藥點評力度,對超范圍用藥予以處罰。”藥械科主任周玉山說,醫院對藥品金額排名超標科室前兩名停止10日供應,對于全院當月排名前兩位的藥品限量采購。
同心縣人民醫院院長馬漢俊說,通過多輪驅動加強公立醫院改革,如今縣人民醫院實現了“四個回歸”: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性、醫生回歸看病角色、藥品回歸治病功能、醫患回歸互信互認。截止10月底,門診就診同比增長38922人次,出院患者同比增長1506人。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網站律師 | 聯系方式
寧夏新聞網(www.frafty.com)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建立鏡像 寧夏日報報業集團 寧夏互聯網新聞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寧夏銀川市興慶區中山南街47號寧夏日報新聞大廈 郵編:750001 新聞熱線:0951-5029811 傳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談:0951-6031787 國務院新聞辦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6412006001號 國家廣電總局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908244號 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新出網證(寧)002號 公安網監備案編號:寧網安備640100002 工信部ICP備案編號:寧ICP備050066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寧B2-20060004 法律顧問:言成律師事務所 鹿璐 電話:13369511100,15109519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