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14時許,賀蘭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里,人聲、電話聲此起彼伏。
“有個問題想咨詢一下……”上一名咨詢者剛離開,魏某就迫不及待地上前詢問:“活干完了,對方一直沒結算完,馬上要過年了用錢的地方多,起訴對方是不是能快點要回錢?”魏某邊說邊掏出起訴書、合同書等材料,遞給值班的寧夏僑之橋律師事務所律師劉國辰。
“從目前手頭的書面材料和剛放的錄音證據來看,可以證明對方存在拖欠的情況,但沒有紙質的結算單有點不足?!弊屑氶喛雌鹪V書、合同書等材料后,劉國辰說?!爱敃r對方只讓拍照,沒有把紙質的東西給我,因為單子上不只有我一家的工程。”魏某回答?!澳阋矞贤ㄟ^,這35988元工程尾款仍沒有結果。建議你申請人民調解,調解不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經過10多分鐘的咨詢,聽取劉國辰給出的建議后,魏某表示先申請人民調解。
“這個材料,仲裁機構的工作人員說讓再核實一下被申請人主體,這個我也不懂,該咋辦呢?”旁邊窗口的張女士拿著一沓材料向值班的寧夏海潮律師事務所律師閔海彤詢問道。
閔海彤一頁一頁核對張女士的材料,20多分鐘悄悄地溜走了。“根據確認的信息,我再重新寫一份勞動仲裁申請書?!遍h海彤的話給張女士吃下一顆“定心丸”。
“我買的房子裝修后才發現有質量問題,該咋辦”“這是我簽訂的供貨協議,麻煩您看看有需要補充的嗎”……2個多小時的時間,咨詢者不斷,電話聲不斷。這樣忙碌的場景讓來訪者感受到,法律服務不是遙不可及的概念,而是觸手可及的現實。(記者 楊秀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