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鋒在排爆現場。
特警金林(右)與黃家齊(左)操作排爆機器人。
記者體驗“穿針引線”。
編者按
排爆特警的戰場需要的是瞬間判斷,解除危險,與時間賽跑、與對手博弈。近日,本報記者走進中衛市公安局特警支隊云劍突擊隊,探訪排爆特警的訓練日常。
嚴師出高徒 從“小白”到業務能手
“鋒哥,你快來!”
“你又有啥新點子?”
“隊長,這次看你能不能拆掉我做的‘炸彈’!”
“差點中招了!你有長進啊……”
“隊長,不是你教我們排爆工作時刻不能放松警惕嘛?!?/p>
采訪中,中衛市公安局特警支隊云劍突擊隊23歲的特警詹琛向記者展示了一段日常訓練的小視頻。視頻中,詹琛和特警白鋒展開了一場攻防演練。白鋒前來迎戰,不想剛一推門,就牽動了隱形的“炸彈”引線,一個用書本隱身的“炸彈”瞬間“爆炸”。
“這個爆炸裝置的思路我之前說過一次,沒想到他居然做成了?!卑卒h滿是贊許。從“小白”到業務能手,如今詹琛已經能獨當一面。
一名合格的排爆特警,首先要掌握好爆炸物構造和起爆原理,最直接的就是先練習制作爆破裝置。為了短時間提升隊員排爆能力,白鋒把隊員兩兩一組,進行分組對抗,一個制爆炸物,一個拆爆炸物。
在云劍突擊隊辦公室的桌子上,堆放著大小不一的盒子、鬧鐘、電線、電路板等物品,這些看似簡單的東西,卻是排爆手們的寶貝。
“這些不同類型的爆炸裝置大多是我們自制的,就是為了對可能出現的爆炸裝置多一些認識,確保戰時不出錯?!卑卒h說。
盡管云劍突擊隊屬于特警支隊,但并不是所有特警隊員都適合從事排爆工作。想成為排爆手,選拔條件極為苛刻。目前,在中衛市公安局特警支隊從事排爆的特警,平均年齡不到31歲。
凌晨接警 發現可疑爆炸物
對排爆特警來說,一次失敗就意味著一切歸零!
“由于職業的特殊性與危險性,我們這個行業,需要一顆‘大心臟’。”白鋒說。
2023年6月1日子夜時分,白鋒和隊友正在執勤。突然,一陣電話鈴聲劃破夜晚的寧靜:“在中衛市沙坡頭區常樂山一處角落發現可疑爆炸物!”
“出發!”白鋒和隊友立刻開車前往。
趕到現場,已是凌晨2時左右。一下車,隊友黃家齊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前面的路太難走了,山路崎嶇得像麻花一樣,山坡陡峭,黑燈瞎火的可咋辦?!?/p>
“先把這里圍起來,天太黑,視線太差,等天亮了再行動?!卑卒h盯著前方藏在半山坡的可疑物,心中有了判斷。
天色微亮,支隊領導組織突擊隊隊長金林、白鋒、黃家齊迅速開始排爆,又聯合治安支隊和民爆公司等部門,在遠處警戒。
白鋒穿著厚重的排爆服,朝著爆炸物所在中心位置走去。靠近后才發現,一顆67式手榴彈半埋在土里,銹蝕嚴重并且保險蓋已經打開,引信拉繩裸露在外,下面可能還有爆炸物。年代久遠且銹蝕嚴重,狀態極不穩定,隨時可能爆炸。
“如果用鐵鍬挖,不小心碰到手榴彈拉環就麻煩了。”白鋒緩緩蹲下身子,仔細觀察,最后決定用手挖,再用小刷子刷。
夏天溫度高,穿著防護服10分鐘已經滿頭大汗,豆大的汗珠從白鋒額頭流下。時間一分一秒過去,1個多小時后,爆炸物清理完畢,在那枚67式手榴彈的下面,還埋藏有2枚手榴彈和1枚60毫米迫擊炮彈。
白鋒緩緩抱起爆炸物,朝著安全的銷毀區域挪去。爆炸物被成功運送到指定區域后,工作人員迅速做好準備工作,隨著一聲令下,“轟”的一聲巨響,爆炸物被引爆。
極限訓練 身著35公斤防爆服“穿針引線”
1套排爆服重達35公斤,1個頭盔重5公斤,穿在身上是什么體驗?
采訪中,詹琛在隊長金林的幫助下,向記者演示了一整套排爆服穿著流程。
排爆服由高性能防彈材料和防破片材料制成,可以有效阻擋爆炸物破片和沖擊波對排爆手身體關鍵部位如胸部、腹部、頸部等的傷害,而且具有照明、降溫等功能,但是身著排爆服后,行走、抓握會受到很大限制。
“穿上防爆服,并不意味著絕對安全,如果近距離爆炸,即使穿上它,也會危及性命。”金林說。
為了能自如地駕馭這厚重的“鎧甲”,隊員們付出了難以想象的努力。他們每天給自己制定嚴格的體能訓練計劃,通過不斷增加訓練強度,一次又一次地重復穿上防護服去適應它的重量。
演練現場,詹琛身著全套排爆服、戴著頭盔,從三樓下到一樓、又從一樓爬到三樓,然后坐在桌前,全神貫注地拿著針線,試圖將細線穿過針眼,或是用筷子夾起一顆顆豆子,每一個動作都小心翼翼。
記者現場試穿了1套30公斤重的搜爆服,嘗試去穿針引線,手抖得怎么也穿不進去?!斑@可不是簡單的小游戲,而是為了鍛煉他們的穩定性,只有手穩、心靜,才能在面對真正的爆炸物時做到精準操作,不出差錯?!卑卒h說。
緊盯新科技 每個人都在訓練中成長
“隨著科技發展,自制爆炸物的引爆方式越來越先進,一件不起眼的東西,就有可能被犯罪分子利用。一些傳統的排爆方法,正面臨著新科技的挑戰?!卑卒h說。
在云劍突擊隊訓練室,一組組高大的柜子上,擺放著非線性節點探測器、便攜式X光機、排爆機器人、電動機械手臂等各式各樣的排爆裝置。
只見排爆機器人緩緩接近排爆現場,通過現場勘查,確定可疑爆炸物后,伸出機械抓取臂,準確地夾起現場的可疑爆炸物,并將其轉移至排爆罐車。在現場,特警隊員金林和黃家齊用遙控器熟練地操作排爆機器人,演示模擬排爆。
“排爆機器人有履帶,它可以爬樓梯,安裝在前端的水炮槍,最快幾秒鐘的時間就可以利用高速水炮瞬間銷毀爆炸裝置?!辈倏貦C器人的黃家齊向記者介紹,排爆機器人自帶的紅外夜視系統,可保證全天候工作,機器自帶的攝像機可多角度監控現場。
“現在還有更先進的激光銷毀系統,發現可疑爆炸物后,可以發出激光束,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直接將爆炸物引爆,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黃家齊說。
36歲的金林是云劍突擊隊中經驗最豐富的,也是自治區公安廳高級警務實戰教官。他見證了中衛市公安局專業排爆工作從無到有。
“我剛踏入排爆工作領域的時候,一切都還處于起步階段,專業化程度不高。”金林說,那時他們僅有簡單的防護裝備,對于排爆工作的很多專業知識和規范都還在摸索中?!坝幸淮?,群眾報警稱發現一箱手榴彈。我到現場直接抱著箱子走出去?,F在想起來都后怕,因為手榴彈銹蝕嚴重,稍不留神可能就會引爆?!苯鹆终f,這幾年在局里的支持下,培養人才,更新裝備,支隊的排爆工作逐步更加規范,更加專業。(記者 強永利 張璞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