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6日,位于銀川市興慶區新華東街銀川數碼城的易新東門農貿市場正式開業,一渠之隔的安居巷馬路市場也隨之消失,結束了馬路多年臟亂差的現象。易新東門農貿市場負責人徐百勤曾向媒體介紹,開業前除安居巷馬路市場所有商戶入駐外,康華社區的20多家商戶也聞訊而來。然而不到一年,5月23日,徐百勤卻焦慮地向新消息報新聞熱線反映,市場里的商戶連10家都不到了,顧客更是寥寥無幾。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報料 馬路市場死灰復燃
徐百勤告訴記者,一年前,相關部門曾多次到其公司檢查指導,發現銀川易新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經營場地——銀川數碼城負一層適合開辦室內綜合性農貿市場。隨后,該公司便積極響應,于當年5月份投資百余萬元,將銀川數碼城負一層改造成為室內標準化菜市場。
當年7月26日市場開業時,室內菜市場入駐商戶曾達到70多戶,蔬菜、水果、豆制品、肉類等應有盡有,吸引了不少周邊住戶前來購物。然而好景不長,僅僅兩個多月后,市場東側大門被臨近單位封住了,盡管市場共有5個入口,但這個入口離居民區最近,門一封好多顧客就不愿來了。眼瞅著生意越來越慘淡,不少商戶便逐漸退出。
徐百勤心急如焚,只好跟該單位協商,終于在今年3月份再次將封堵的東門打開,然而昔日的輝煌已成過去時,因為他發現安居巷的馬路市場又一次死灰復燃。“馬路市場上的小攤販一多,大家就不愿多走幾步來這里了,對我們的商戶造成了嚴重損失。”徐百勤說,他希望相關部門能形成長效機制,確保市場周邊不再出現小商小販,使室內綜合農貿市場真正做到“為民、便民、利民、惠民”。
走訪 正規市場顧客寥寥
當日11時30分許,記者來到易新東門農貿市場,發現面積500多平方米的市場內多數攤位閑置,有的雖然還擺著東西,卻見不到攤主招攬生意。“早都搬走了,現在就剩下我們這幾家了。”一名商販告訴記者,他之前在安居巷市場干了有20年,當時響應號召早早搬了進來,頭兩個月生意挺好,現在買菜的人明顯少了,“最近每天賠上百元,天一熱好多菜賣不掉只能扔掉。”
已經搬走的商販楊正東當天也來市場打探。以前在外面擺攤時風吹日曬,冬涼夏熱,受了不少苦,地下農貿市場開業后他租了兩個攤位,一個賣雞蛋,一個賣牛羊肉。誰知堅持了一段時間,非但沒賺錢,還賠了2萬多元,沒辦法,他只好從這里撤出了。“我今天來就是看看最新情況,要是還有希望的話就再等等。”楊正東說。
記者在安居巷口看到,這條巷子自西向東長約200米,寬約6米,巷子里靠南側停著不少小貨車、三輪車,其中夾雜著3個占道經營的小攤販。而北側雖是營業房,但每家門前都存在店外經營的問題,加上不時有行人從此路過,小小的巷子顯得雜亂無章。
回應 將加大對小攤販整治力度
“農貿市場設在負一層,很多人想騎車進去不行,放到外面又不太方便,所以不愿進農貿市場。”中山南街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雷立軍表示,另一方面,培育一個新市場也得時間,他認為該公司的經營理念有一些問題。
針對馬路市場取締后,依然有個別流動小攤販“打游擊”的問題,雷立軍表示,現在他們只有8個城管隊員,依照現有的執法力量有困難,經常是這邊整治完了,那邊又有新的小商販“打游擊”。5月22日,他們已經組織易新東門農貿市場負責人及商戶等到街道辦開了協調會,協調的結果是,今后將對安居巷馬路市場加大整治力度,計劃安排一個人對安居巷進行全天候監管,而易新東門農貿市場則承諾,商戶如果要退保證金就給退。(記者 王若英)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網站律師 | 聯系方式
寧夏新聞網(www.frafty.com)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建立鏡像 寧夏日報報業集團 寧夏互聯網新聞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寧夏銀川市興慶區中山南街47號寧夏日報新聞大廈 郵編:750001 新聞熱線:0951-5029811 傳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談:0951-6031787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6412017001 國家廣電總局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908244號 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新出網證(寧)002號 公安網監備案編號:寧網安備640100002 工信部ICP備案編號:寧ICP備050066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寧B2-20060004 法律顧問:言成律師事務所 鹿璐 電話:13369511100,15109519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