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過10年前汶川特大地震的搶險救援工作者,或者當年為災區人民打過氣加過油奉獻過愛心的人士,您手中還保存著和這場特大地震有關的物件和資料嗎?如果有捐給國家級紀念館永久保存的心愿,請和我們聯系吧!今日起,新消息報受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委托,在寧夏征集這些和地震有關的物件和資料。
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之際,靈武市公安局政委王建樓想將自己當年援川時從廢墟中“搶救”出的國旗送“回家”的心愿經本報報道牽線后,5月17日這面國旗被汶川地震紀念館永久收藏。王建樓說,將國旗懸掛在辦公室,受到教育的只有自己和身邊的人,移交給紀念館,會讓全國各地的人們和我們的子孫后代受到教育,雖然不舍,但絕對值得。
汶川地震紀念館負責人介紹,中宣部已將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確定為“三基地一窗口”、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充分發揮其紀念、展示、教育、宣傳、科研功能,并將建成世界級地震災害研究基地和世界級地震科普教育基地。這位負責人說,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造成損失最大的一次災難,銘記這場災難,更是一次任重道遠的長征。留存災難記憶、紀念憑吊罹難同胞,抗震救災中所體現出的不屈不撓精神,所展現的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凝聚力,正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最好詮釋,是我們戰勝困難、重建家園的信心和力量。基于此,紀念館需要向全社會征集更多關于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各類資料和物件。
這位負責人表示,國旗“回家”經《新消息報》報道并促成,社會效果良好,意義深遠。紀念館特委托本報在寧夏征集和5·12汶川特大地震有關的各類物件和資料。如果您是當年參加過抗震救災的公安民警、消防戰士、醫護人員、志愿者,報道災難的媒體工作者,或者為同胞打過氣加過油,都可以將自己手中的這些珍貴紀念品捐贈出來,讓它產生更大的功效、發揮更大的作用。被紀念館收藏的物件和資料,紀念館將向捐獻者頒發具有唯一編碼的捐贈證書。(記者 鐵志平)
捐贈聯系電話:6024110、18909588114
■相關鏈接
征集的物件和資料
●文獻實物類資料
1.文字資料:主要包括講話、通知、計劃、公函、請示、批復、批示、會議記要等文件資料,報紙、書刊、檔案、申請書、倡議書、任務表以及重要的手稿、筆記、書信等。
2.圖片資料:主要包括地圖、圖表、照片等。
3.聲像資料:主要包括光盤、錄像帶、視頻資料等。
4.宣傳資料:主要包括標語、海報、宣傳單等。
●實物類資料
1.榮譽及紀念資料:主要包括旗幟、錦旗、徽章、紀念章、印章、獎杯、獎狀、獎品、證書、證件等。
2.藝術作品:書法、繪畫、雕塑、剪紙等,詩歌、散文等文學資料的手稿、原始創作資料。
3.生活物品和裝備工具:主要包括各重災區、各級部門親歷者及志愿者使用過的采訪本、筆記本、照相機、鐘表、重要的行李、服裝、救援工具、電話、車輛、醫療器械等。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網站律師 | 聯系方式
寧夏新聞網(www.frafty.com)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建立鏡像 寧夏日報報業集團 寧夏互聯網新聞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寧夏銀川市興慶區中山南街47號寧夏日報新聞大廈 郵編:750001 新聞熱線:0951-5029811 傳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談:0951-6031787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6412017001 國家廣電總局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908244號 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新出網證(寧)002號 公安網監備案編號:寧網安備640100002 工信部ICP備案編號:寧ICP備050066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寧B2-20060004 法律顧問:言成律師事務所 鹿璐 電話:13369511100,15109519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