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企業向消費者提供安全、衛生的就餐環境和餐具,是餐飲企業應盡的義務。在銀川市,一次性筷子日漸“猖獗”的背后,餐飲商家、執法部門的做法是什么樣的?
12月15日,《寧夏日報》刊登了《蠶食一寸木 難成十年樹 銀川“奢侈”筷子何時退出餐桌》后,引起廣泛關注。其中最重要的環節,餐飲商家對一次性筷子是什么看法?12月17日,記者走訪了銀川市一些餐飲商家。
在興慶區富寧街宗睦巷一家小吃店,經營者表示:“現在管得嚴,店里消毒機一直開著,顧客也習慣用消毒筷。但一次性筷子還是少不了,每次外賣都要帶上兩三雙。”在新華東路朝陽巷一家麻辣燙店,就餐者只能選擇一次性筷子、塑料碗、泡沫碟等,因為“一次性餐具方便,用完一扔了之,還省去洗刷的人工費用。”與這家麻辣燙店一樣,銀川市餐飲商家熱衷于一次性筷子的理由都是:“方便省錢”,既省去整理、洗刷的人工費用,部分商家還收取一次性餐具費用,“里外都是錢”。
隨后,記者聯系相關部門,自治區自然資源廳、林業和草原局、衛生健康委員會等部門均表示,沒有開展過對一次性筷子的監管工作,也沒有相關文件規定要對一次性筷子加以監管。
銀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餐飲安全監管科科長丁明磊表示,目前自治區和銀川市的相關規定里都沒有明確禁止使用一次性筷子,而市場監管部門日常檢查重點是食品相關產品,對餐飲單位索證索票,要求餐具等食品相關產品必須到正規商家購買,一旦發現劣質產品則會依法對餐飲單位進行處理,所以該部門對一次性筷子的日常監管只是以引導為主,引導餐飲單位盡量減少提供一次性筷子,提供可供重復使用的餐具,并要求加強消毒。同時,積極宣傳引導消費者在外就餐減少使用一次性筷子。(記者 張曉芳 楊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