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張照,留個影。
邊看表演邊拍照。
攜家帶口觀看演出。
展示參加互動收到的新年禮物。
漫葡小鎮情景演繹。
了解非遺皮影。
一起搖擺舞動。
觀看精彩演出。
觀沉浸式演藝、游非遺街區、賞年俗大巡游……1月14日晚,“四海同春 歡樂寧夏”系列活動走進銀川市西夏區漫葡·看見賀蘭沉浸式演藝小鎮,來自俄羅斯、加拿大、伊拉克、孟加拉國等國家的在寧外籍專家、留學生共30余人來到漫葡小鎮,沉浸式體驗中國傳統非遺過大年的獨特韻味。
A
“寧夏過年很熱鬧!” “中外合璧”家庭攜家帶口體驗春節氛圍
“太神奇了,他到底是怎么變的?”在漫葡·看見賀蘭沉浸式演藝小鎮,川劇演員與觀眾面對面表演變臉,來自伊拉克的希琳眼睜睜看著演員的“臉”變化萬千,驚嘆不已。希琳來寧夏已13年,在寧夏完成大學學業、步入職場,還遇到了中國丈夫,如今夫妻倆育有3個孩子。“這是我第二次來漫葡小鎮,卻是第一次在這里體驗中國春節的氛圍,感覺太好了!”希琳說。
兒童劇《賀蘭山十二怪靈》讓孩子們歡樂不已,民俗節目《故鄉的年》引起大家共情。在場外國友人一起高呼“回家過年”,感受中國年味兒里蘊含的濃厚親情。在星光派對環節,他們燃起煙火棒,跟隨音樂一起搖擺舞動。
“寧夏過年很熱鬧,很喜歡中國人的團結,在這里過年很開心。”俄語外教伊戈爾來自俄羅斯西伯利亞,當天,他帶著中國妻子和兩個孩子來參加活動,陪伴孩子看皮影戲、真人版《老鼠娶親》等節目,感受濃濃的中國文化。“我已經在寧夏待了10年,中國傳統春節很有儀式感,我們全家都很喜歡。”伊戈爾表示。
B
“這是穿越到仙俠世界了嗎?” 女留學生穿上漢服美出新高度
在典農古街,“晴雪精靈”和“火怪”從天上打到地下,上演了一場威亞大戲。“晴雪精靈”的魔杖點處,帶來滿天飄舞的雪花和花瓣,讓在場的外國友人一邊拿出手機拍攝,一邊驚呼,“我們這是穿越到仙俠世界了嗎?”
穿上漢服,看舞獅表演,賞皮影戲,觀《歡喜逛賀蘭》主題大巡游……蛇年春節到來之際,漫葡·看見賀蘭沉浸式演藝小鎮為外國友人大開“城門”,用尊貴的迎賓禮儀迎接他們。“我非常喜歡漢服,覺得漢服是非常獨特的傳統服裝,所以也很喜歡穿。”來自孟加拉國的蘇丹在寧夏醫科大學留學,穿上大紅色漢服、披上鑲有毛領的斗篷后,異常興奮。在邀請其他留學生一起拍照時,她表示:“我們熱愛中國文化,祝大家新年快樂!”
“我把穿著漢服的照片發給爸爸媽媽和弟弟,他們都驚呆了。”來自俄羅斯的薛琳娜是北方民族大學留學生,穿上漢服、盤起頭發、戴上發簪的她,儼然古裝劇里的大家閨秀,不僅讓遠在俄羅斯的家人驚嘆太美了,也讓在場游客紛紛點贊。薛琳娜說:“我太喜歡中國傳統服飾了,穿上之后,我分享給好多朋友,他們都很羨慕。”
C
“感到很快樂、很新鮮!” 過一個中國風滿滿的中國年很難得
陳婷麗和林媒雪來自緬甸,在寧夏大學學習漢語言文學專業不到半年,但可以用漢語交流。“這是我們第一次在寧夏過年,也是第一次來漫葡小鎮游玩,這也太夢幻了!”陳婷麗說,“這里氛圍好,節目豐富,讓我們感到很快樂、很新鮮!”
“能夠來到充滿中國特色年味的小鎮,過一個中國風滿滿的中國年,對于我們留學生來說很難得,這也是我們體驗中國文化的好機會。”來自蘇丹的留學生北哈木也很開心,他走在演出隊伍最前面,一邊招呼朋友,一邊拍照留影。
“中國的文化旅游做得特別好,比如非常重視環境保護,在網紅城市的打造和宣傳方面也很棒。”來自巴基斯坦的馬杰,之前在江西理工大學讀漢語言文學專業,2022年考取了寧夏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地理學專業的研究生。在過去近8年時間里,他去過中國16個城市。看到記者手中的pocket3(大疆靈眸手持云臺相機),他表示:“我也想買一臺,可以拍照片、視頻在外網上分享在中國的見聞。”馬杰今年碩士即將畢業,他打算一邊申博,一邊在旅游中找工作。“巴基斯坦也有很多文化旅游資源,但是缺少規劃和政策,我希望能把在中國學到的東西帶回自己的國家。”馬杰表示。
“這次寒假沒有選擇回家,是想通過旅游了解更多中國文化。”來自塔吉克斯坦的馬躍在寧夏大學就讀,他表示,“我想繼續提高漢語水平,考新聞與傳播相關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希望未來能成為國際記者。”(記者 張雪梅 見習記者 孫鄭濤 實習生 付嘉禾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