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房屋寬敞,上班附近有工廠,早晚廣場晃一晃,開著小車城里逛……”這是如今鹽池縣花馬池鎮村民們的生活寫照。
在冒寨子村生態灘雞養殖場,一群灘雞在草地上悠閑地溜達,有的在覓食,有的在互相追逐,灘雞的叫聲此起彼伏,匯聚成一首優美的田園牧歌。
冒寨子村灘雞。
“去年,我們利用鄉村振興資金100萬元,建設標準化養雞大棚。今年又自籌資金改造了兩個雞棚,目前已養雞4200只,上半年2600只全部出欄,存欄1600只已預訂出去不少,春節前全部能銷售完。”冒寨子村黨支部書記王子寶告訴記者,村集體還流轉農戶閑置旱耕地120畝,建設成高效節水灌溉農田帶動農戶增收。今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30萬元,務工70余人次,增加農戶收入8萬余元。
“在村里的幫扶下,我家牧場不僅解決了飼草料供應和科學喂養問題,還有穩定的銷路。”皖記溝村養殖戶王建武的羊舍內,一群戴著耳標的綿羊躲在角落打哈欠。牧場為所養羊只佩戴電子追溯耳標,建立數據庫,實現產品質量追溯,客戶通過網絡平臺可對自己喜愛的羊只通過掃描二維碼私人定制,拓展了多元化銷售方式。
入戶家訪。
近年來,花馬池鎮按照“黨建+產業振興”的發展思路,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由黨支部牽頭,黨員示范帶動,群眾積極參與,緊扣糧食安全、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與生產發展主線,牢牢護住百姓“糧袋子”。今年累計完成農作物種植面積22.2552萬畝,預計種植業年產值達到6.67億元。同時,全鎮狠抓畜牧養殖基地建設,灘羊飼養量達到78.3萬只,生豬、肉牛、灘雞飼養量分別達到1.24萬頭、0.64萬頭和15.3萬羽,預計畜牧業產值達到6.2億元。
走進北塘新村,廣場、長廊、燈箱、路牌無不透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入人心。村民余永剛是四區區長,管理著67戶村民的“家長里短”?!拔覀円郧皼]搬來時,每家每戶相距幾公里,獨門獨戶沒有鄰居?,F在大家住在一起,誰家有個事兒都能搭把手。”余永剛告訴記者,村里打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教育展館,不僅為村民提供了活動場所,也讓大家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團結在一起?!?/p>
北塘新村人居環境整治。
“爸,今天你想吃啥?天涼了,燉羊肉咋樣?”在溝沿村84歲的李張財家,兒媳婦何新琴正張羅著準備做飯。家里200多平方米的住房寬敞明亮,75寸的大彩電、氣派的真皮沙發彰顯著這個家庭已步入小康生活。李張財告訴記者,家里的房子是去年新蓋的,花了60萬元左右。如今,他的醫保、健康寶等保險都是村上幫他交的,再加上各種補貼等,一年下來最少收入3.3萬元。
在溝沿村德勝敦自然村,昔日的臭水溝如今已清澈映影。村里全面實施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以來,6個自然村村村通公路,4個自然村村莊兩側面包磚硬化8900平方米,配備健身器材及照明設施,維修路燈80盞,人居環境質量明顯提高。
生態環境保護事關高質量發展,事關民生福祉,事關群眾利益?;R池鎮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目前已完成村莊綠化560.9畝、荒山造林487畝、退化林分補植補造8014畝,群眾家門口的生態環境問題得到有效治理,進一步實現全鎮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寧夏日報記者 張曉慧 文/圖/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