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我們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點位之一,監測的數據傳輸至后臺可以進行實時分析,去除其中的風聲、雨聲等自然聲音,從而使聲環境數據更加準確、科學。”12月6日,吳忠市生態環境監測站站長沈莉娟在介紹吳忠市聲環境監測點位情況時說道。
作為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以來,吳忠市在聲環境質量監測與聲污染防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進一步加強聲環境功能區質量監測能力建設,優化聲環境功能區監測網絡,加快噪聲自動監測體系建設,大幅提升噪聲投訴執法監測效率。
今年2月,吳忠市根據城區聲環境功能區劃調整有關規定,對《吳忠市城區聲環境功能區劃分方案(2020年)》進行了補充說明,按照現行城市建成區覆蓋面積,聲環境功能區對吳忠市建成區面積進行了全覆蓋,新覆蓋范圍面積約69.29平方公里,進一步提高聲環境功能區劃分質量,規范聲環境功能區劃分管理工作,為優化聲環境功能區監測網絡提供數據支撐。同時開展城市聲環境功能區9個點位、城市聲環境區域噪聲103個點位及道路交通噪聲46個點位的手工監測工作,聲環境功能區晝、夜間達標率為100%,聲環境區域噪聲及道路交通噪聲等級逐年提升。
“目前,吳忠市已率先完成9個聲環境功能區自動監測站點項目建設工作,站點布設涵蓋文教、辦公、居民住宅、道路交通等主要功能區,具備污染識別、實時取證、數據統計等各項功能,可實現噪聲數據24小時不間斷秒級監測。”沈莉娟說,這個項目同時完成噪聲、氣象和車流量數據的實時采集、遠程監控,及時有效掌握現場環境噪聲動態情況,打造成為吳忠市的“電子耳”,大幅提升聲環境監測能力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記者 馬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