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蔬菜采摘銷售的關鍵時期。在吳忠市利通區金積鎮大廟橋村的設施大棚里,豆角、辣椒、西紅柿等蔬菜爭“鮮”上市,種植戶們忙著采摘、打包和裝運。
“今年辣椒長勢喜人,預計產量比去年增加5%以上,達到1.5萬斤?!贝髲R橋村黨支部書記馬自忠難掩興奮:“辣椒的價格也同樣漲了起來,1斤能賣到2元左右,比去年價格高!”
大廟橋村現有大棚508棟,95%種植的都是辣椒?!懊織澙苯放镱A計收入在2.5萬至3萬元,每棚比去年多收益5000元左右。”馬自忠說。
十幾年前,大廟橋村是金積鎮發展墊底的“后進村”。如今,大廟橋村產業發展紅火,村集體和村民收入實現“雙贏”,吸引了周邊乃至更遠地方的人前來“取經”。
馬自忠回憶道,當初為了破除發展瓶頸,村“兩委”班子帶領黨員群眾積極破局求變,明確了支部領航、產業聯動的發展思路,從蔬菜種植這個“老本行”干起,大力發展節水設施農業,帶領群眾增收致富。
起初,村民對此還持有懷疑的態度,認為大棚花費大,不一定能掙錢。為了打消村民顧慮,村“兩委”班子帶頭先行先試,以實際行動作出了回答。
“我們積極爭取政策資金支持,先行建設設施溫棚,后來隨著一棟棟大棚建成亮相,村民也漸漸轉變了想法,決定跟著集體一起干,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瘪R自忠說。
村民收入穩步提升,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從原來的不到3000元,增加到2023年的2.26萬元。
種植戶李鑫承包了5棟大棚,其中4棟種植4個品種的辣椒,還有1棟種植“普羅旺斯”西紅柿,他說:“現在我一年的收入能達十幾萬元,日子越過越有盼頭了?!?/p>
大廟橋村探索實行“統一育苗種植、統一田間管理、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物流銷售”的“四統一”產業發展模式,在選種育苗、生產管理、市場銷售等方面給予農戶全方位幫助支持,打消了村民生產種植的后顧之憂,并圍繞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在鎮黨委和鎮政府的支持幫助下,配套完善了育苗中心、物流配送中心、電商服務站、冷庫、辣椒加工車間等設施,產業鏈條不斷延長,有效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增加了農民的收益。
大廟橋村黨支部書記馬自忠表示,下一步,大廟橋村將以發展壯大特色產業為抓手,做大做強“一村一品”,探索發展壯大新型村級集體經濟,走好興業強村富民的道路。(記者 鐵琴)